价签撕掉,重新包装继续卖
记者发现,这些熟食的价签上打的包装日期是当天,保质日期也是当天。看起来非常严格,或许正是这一点,让消费者感觉超市售卖的食物是最新鲜最安全的。既然保质日期就一天,那过完了今天,卖剩下的这些熟食要怎么处理呢?
7月29日下午,记者快下班时,这些盒装的熟食又剩下了好几盒。记者询问上晚班的小芳:“今天又剩下了好几盒,晚上这些怎么处理啊?”“放到冷库里呗,晚上这些都要收拾起来放到冷库里。”小芳指着柜台里的熟食说,“这些装盒的就把价签一撕,一盒盒放到一个盆里。这些柜台里的就要装进袋子里,也放到盆子里。全部都要放到冷库里的。”
由于一直上白班,晚上这些熟食的处理过程并不能亲眼看到。7月30日早上,记者找了个理由请求老板换班,要求上两天晚班,老板同意了,下午一点上班,晚上九点半下班。
7月30日晚上七点,上白班的员工下班走了,此时柜台上的卤猪肝,熏鱼,还有泡椒凤爪剩得比较多。最忙的午餐和晚餐时间点已经过去,这个时候买熟食的人慢慢少了。到了晚上八点半,柜台上仍然剩下了三四盒猪肝,四盒泡椒凤爪和四盒熏鱼。这时候小芳开始收拾凉菜的摊位,记者询问怎么不收拾熟食摊位,小芳说:“那些最好收拾了,撕价签还不容易?而且超市不准把熟食摊收早了,收早了他们柜台的货就卖不出去了。那些得等到九点以后才能收拾。”
到了九点,记者和小芳就开始收拾熟食摊位,先把柜台里的熏兔子,熏猪脸等装到一个塑料袋里,然后把它们全部放进一个大盆里。柜台上摆着的盒装熟食,则直接把价签撕掉,一盒盒也放到一个大盆里,最后,这些东西都放到了移动货架上,拉进冷库里。到了7月31日晚上,记者又重复了一遍这个过程,小芳说,上晚班就是要收摊,收摊就是干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