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凌晨1点10分,萨拉齐站一个道岔出现故障,副工长邢柯到现场查看,道岔转换功率表显示正常。邢柯依据“铁道信号仿真模拟演练培训系统”中的故障案例及解决方法,很快查明故障原因,加以排除。
“铁道信号仿真模拟演练培训系统”是一个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以电务设备标准化检修作业程序和常见故障处理为主要内容,通过三维立体仿真模拟和情景再现的表现方式,实现电务职工日常学习、检修作业、故障排除练习和考试功能的职工培训系统。5月20日,这套系统179个模块全部研制完成,已经在呼铁局安装170多套,6月初,开始在北京铁路局安装。
铁路发展需要培训创新
包头电务段党委书记王刚说:“铁路的现实,要求我们有一套能使新员工尽快上岗的培训系统。”
电务系统是列车安全、正常运行的关键一环,随着电气化铁路快速发展,新线大量增加。电气化铁路轨道连接有液压转辙机、色灯信号机、相敏轨道电路、移频轨道电路、电源屏、计算机联锁、调度集中和微机监测、机械室组合架和分线盘9大类设备,这些设备全部由信号工负责维护、控制,维修时间有限,现场设备无法演练,集中培训会导致现场人员不足,且成本高。段长赵星辉介绍,传统的师带徒培养起码要5年以上时间。
2011年以来,电务系统新分配大学生500余人,新职人员占电务职工总数的15%,新职人员培训压力异常艰巨和紧迫。如何在加快新职人员培训上寻求突破?
在局领导的支持下,2012年9月,包头电务段组织了14位80后、90后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始研发符合现场作业特点的三维仿真模拟演练培训系统。课题组结合电务生产实际,研究确定了以检修标准化作业培训和常见故障处理培训为主要内容,以三维立体仿真模拟演练为主要表现方式,以学习、练习、考试为基本培训模式的整体框架结构,从电务道岔、信号机、轨道电路等基础设备开始,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分阶段推进研发工作,确保新职人员快速掌握岗位应知应会。
举全段之力创新攻关
2012年9月1日,“铁道信号仿真模拟演练培训系统”课题组在包头电务段正式成立,书记、段长亲自挂帅,担任组长,课题组下设技术指导组和系统研发组。技术指导组组长由呼铁局铁道信号领域学科带头人、副段长贾晓宇和副段长张孟担任,前者负责技术审核把关,后者负责日常指导。
技术大拿、电务电源屏“土专家”范新彦从鄂尔多斯车间沿线调回,参与编写脚本,并把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处理故障的技术诀窍奉献出来;
基层干了20多年的技术科长毛玉宝,查找故障原因有一绝,处理故障有绝活,“专家诊断系统”“处理故障流程图”脚本非毛莫属;
曾编写过道岔转辙机“口袋书”的助工张海,承担了液压转辙机技术脚本的编写……
技术指导组18人,全是段里的技术骨干、老专家、老师傅。脚本编写完成,经技术指导组审核确定后,再组织人员到现场按脚本拍摄成视频素材,由技术指导组再次审定,然后以视频为样本由系统研发组进行编程实现。
系统研发组清一色年轻人,最小的22岁,最大的38岁。组长张威,33岁,2012年兰州交通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其毕业论文是“高速铁路虚拟现实仿真实训平台电务知识库的研究”;临时党支部书记李国政大学毕业在一家计算机跨国公司工作,这次他第一个加入研发团队…….系统研发组成员分别按学习培养模式和研发工作模式分组,学习培养模式又细分为三维、平面、集成交互控制及电务技术组,研发模式细分了道岔、信号机、轨道电路等6个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