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说,大家的学习态度、攻关意识、组织观念和团队精神在研发工作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同时也培养了一支肯吃苦、善钻研、能打硬仗的优秀青年人才队伍。
精益求精 成果厚实
9大类设备分解到26600个三维模型中,115200秒动静结合仿真画面,1∶1的3D作业场景,交互性、构想性、沉浸感相互交织融合,大到高柱色灯信号机,小到一颗螺丝钉应有尽有。
在语音提示下,液压转辙机按规程分解,空动缸、输油管、三相电机组、中间联轴器、油泵组、液压油箱等18个大小不一的零部件,独立展现在虚拟场景中,可以从任意视角旋转观看,纵横交错的拆装过程一目了然,犹如身临其境。
系统研发组严格执行铁路规章、作业标准,将9项检修内容,按照流程分步骤细化为99个模块,根据技术指导组编写的179个标准化作业脚本,编制成符合现场作业的教学模块,以基础设备常见故障为内容,分出72种故障类型,建立故障库,在每个故障案例中,设计“信号设备故障处理流程图”,自主开发了“帮助”功能、网络管理和专家诊断系统,用5种计算机编程语言编写了近7000个代码行。
车站站场三维全景,运转室、机械室的室内外作业场景,真人演示标准化作业,设备拆解顺序流程,现实作业中无法打开的机械、电器元部件的工作状态历历在目。
其实3月份,这套系统基本完成。路局电务处、包头电务段组织技术专家、老师傅反复审核,对系统提出了1万多个问题……
负责编程的秦海龙,有一个模块修改了50多次,毫无怨言;
研究生毕业的电务处技术人员武丹丹负责的一个交互模块已经修改4次,当组长张威告知还要修改,她一下捂着脸哭泣着跑了出去……最终还是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系统研发组前后打包反复13000多次,使得系统能够逼真地再现现场。
包头电务段萨拉齐车间支部书记刘锐说,检修时,按照系统提示标准化作业,工作效率可提升50%,不仅能确保质量,还杜绝了漏检漏修现象的发生。
这套系统可以复制到铁路机务、车辆、工务等部门中,培养新人,还可复制到城市轻轨、地铁及其他领域使用。
系统研发组里的年轻人有个共同的梦想,希望“仿真模拟演练培训系统”扩展到更广泛领域,让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成果,让现代仿真虚拟技术走进课堂,人们可以快乐地学习、快速地掌握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