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记者手记:“蛟龙”携特殊设备下潜,展望深海采矿

记者手记:“蛟龙”携特殊设备下潜,展望深海采矿

2013-08-08 16:55:31

  “各就各位——”当地时间8月7日晨7时12分(北京时间8日凌晨1时12分),“蛟龙”号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次现场总指挥刘峰下达各就各位的一级指令。这意味着“蛟龙”号本航次第二航段首次下潜任务正式开始。

  8月太平洋的天,就像8个月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说下雨就下雨。在淅淅沥沥的夏雨中,科考队员有条不紊地执行着下潜程序:潜水器舱内通电检查、布放橡皮艇、下潜人员进舱、A形架起吊潜水器、潜水器入水、橡皮艇靠近潜水器、解除拖曳缆、开始下潜、声学吊阵入水……

  近三个小时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抵达海底,深度5259米。这里是位于东北太平洋的中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详细勘查区,拥有丰富的锰、铜、钴、镍等金属矿藏。“蛟龙”此次下潜,任务之一就是展望深海采矿的可能性。

  “在7.5万平方公里的东北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里,中国享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今天下潜作业的合同区详细勘查区锰、铁、钴等金属丰度和品位比较高,具有良好的实际开采前景。‘蛟龙’号把试验性应用航次选在这里,就是进一步把这里的结核覆盖状况和海底地形地貌搞清楚。”刘峰介绍说。

  因此,“蛟龙”携带了两样特殊设备一同下潜。一个块头相对较大,是尺寸为450×450×700毫米的深海沉积物土工力学原位测试仪;另一个是“个头”小点的是深海诱捕装置。它们都被稳稳的系固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两支机械手之间的采样框位置上。

  “按作业计划,‘蛟龙’号坐底后,土工力学原位测试仪将开展静力触探测试和十字剪切测试。简单说,就是测沉积物的软硬,为以后建造深海采矿设备提供重要参数。”来自长沙矿冶研究院的工程师陈铭告诉记者。

  随着陆地资源的日趋匮乏,人类纷纷把目光投向海洋。目前业内认为深海采矿的技术基础已经具备,是否投入商业应用关键看成本是否合算。

  陈铭介绍说:“五大矿业巨头共同投资的鹦鹉螺公司早已开始商业化开采的准备工作。2014年计划在1500米到2000米水深进行多金属硫化物的商业开采。公开可行性报告显示,虽然大型深海采矿船舶和整套集矿、扬矿设备非常昂贵,但因为此地铜、金、银经济价值非常高,鹦鹉螺商采可以盈利。”

  现场副总指挥李向阳表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中国先后获取了东北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矿区,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勘探矿区和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勘探矿区。中国在对这些矿区进行考察时考虑到了环保问题,主张在维护海洋生态环境和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对海洋资源进行绿色开发。

  “蛟龙”号为绿色开发海洋资源提供了新的考察手段。在过去,我国采集深海生物样品基本靠拖网,方式粗放且效率低。拖上来的生物大多被挤压碎了,没法保存完整样本,而且无法确定采集到的生物在海底的具体位置。

  “本航次我们计划对沉积物和生物进行原位采集。用生物诱捕装置尝试把几种海底平原的生物迁移到海山链,过段时间再来看看,如果它们能快乐生活,就说明在平原地区采矿不会对生物多样性带来严重损害。”现场首席科学家王春生说。

  现场总指挥刘峰也强调说,本次“蛟龙”下潜在考察矿产资源的同时,还要“了解该区域的巨型底栖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为深海采矿环境影响评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分3个航段,在圆满完成位于南海的第一航段任务后,搭载“蛟龙”号的“向阳红09”母船于7月19日从厦门起航,经过5281海里的航行,于8月6日抵达了位于东北太平洋的第二航段作业区。

  • 相关阅读
  • “蛟龙”号抵达作业海区为下潜“热身”

      经过18天的航程,搭载“蛟龙”号的“向阳红09”母船于当地时间6日晨抵达位于东北太平洋的中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开始第二航段作业。科考队在为预定7日的“蛟龙”下潜进...

    时间:08-07
  • “蛟龙”下潜前“热身”

      当地时间8月5日上午9点,“向阳红09”船在海上停了下来。科考队员在前甲板用绞车将CTD(温盐深测量仪)吊入海中,进行了通电测试。  CTD是用于对海水盐度、温度、深度进行测量的精密仪器。国家海洋局...

    时间:08-07
  • “蛟龙”查体 状态良好

      “向阳红09”船今天遇上了难得的好天气。一大早,科考队员对“蛟龙”号实施了第二航段的首次开舱检查维护,对灯光、摄像机、推进器,以及声学系统等设备进行了通电测试,对用于吊装潜水器的...

    时间:07-22
  • 蛟龙远征再探海 东太西太续辉煌

      在圆满完成南海第一航段任务之后,“蛟龙”号潜水器19日从厦门起航,迎来一次长达两个月的远征。  未来两个月里,“蛟龙”号将先后赴东北太平洋中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和西北太平洋富...

    时间:07-19
  • 蛟龙远征再探海 从厦门起航为期两个月

      在圆满完成南海第一航段任务之后,“蛟龙”号潜水器19日从厦门起航,迎来一次长达两个月的远征。  未来两个月里,“蛟龙”号将先后赴东北太平洋中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和西北太平洋富...

    时间:07-19
  • “蛟龙”号远征太平洋 开始第二、三航段科考

      编者按 “蛟龙”号首次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一航段完美收官,在厦门港稍事休息之后,今天再次起航。第二、三航段,“蛟龙”将分别在东北太平洋的中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和西太平洋海山区作业。...

    时间:07-19
  • 中国“蛟龙”号潜水器将展开第二三航段任务

      18日,参加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次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二、三航段任务的人员全部到船,母船“向阳红09”完成船舶加油加水及机器校正,食品补给到位,静待19号起航的命令。  与第...

    时间:07-19
  • “蛟龙”号厦门展“真容”

      完成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一航段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随同母船“向阳红9号”11日抵达厦门锚地,进行人员轮换和补给设备及物资。  17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向厦门民众开放...

    时间:07-18
  • 王春生:“蛟龙”号将让深海科研“活”起来

      按照任务安排,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春生将于7月19日跟随“向阳红09”号船奔赴太平洋,参加“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二、三航段的科学考察。出发前,记者采访了此次即将搭...

    时间:07-18
  • 千名厦门市民顶烈日与“蛟龙”零距离接触

      17日是“蛟龙”号公众开放日。千名厦门市民顶着炎炎烈日,来到厦门国际邮轮码头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及其母船“向阳红09”亲密接触。  “蛟龙”号是怎么实现下...

    时间:07-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