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奇人奇闻

记住这样的钱伟长

记住这样的钱伟长

2010-07-31 17:37:00

  钱伟长是科学巨擘,他的科学贡献必然彪炳史册,若采撷钱伟长自身经历的一些片段,则颇为耐人寻味。

  1931年,钱伟长考入清华。分数是这样的:中文100分,历史100分,物理5分,数学和化学共考了20分,而英语考了0分。显然,钱伟长是偏科的,这样的学生如今能进入名校吗?实在不容乐观。现在高校都谈自主招生,遗憾的是,审视已施行的校长推荐制,校长推荐的皆是全才,事实证明这些学生即便不被推荐也能轻而易举地考上名校,这样的推荐有多大的意义呢?

  更启人思索的是,钱伟长被清华大学历史系录取后不久便爆发了9·18事变,钱伟长决定弃文从理,学造飞机大炮。但他的物理只考了5分,放在今天,转系是不可能的。然而,钱伟长经过软磨硬泡居然转系成功,据钱伟长称:“后来,我物理学得很好。”

  钱伟长曾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自我介绍”:“我36岁学力学,44岁学俄语,58岁学电池知识。不要以为年纪大了不能学东西,我学计算机是在64岁以后,我现在也搞计算机了。”试问,在今天还有多少人能像钱老一样活到老、学到老?

  钱伟长在自身修为上令人钦佩,他在任大学校长时对教育的探索同样令人高山仰止。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时,钱伟长就撰文对当时清华大学照搬苏联模式的教学思想提出批评意见,应该说这有着可贵的先见之明,更有着深远的现实价值。钱伟长在担任上海大学校长期间,更是以大刀阔斧的改革为人瞩目,比如,拆除“四道墙”——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破师生之间的墙,破科系之间的墙,破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拆“墙”的意义毋庸赘言,这种改革家的魄力放在大学校长中,显得弥足珍贵。此外,钱伟长提出,大学培养出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这话放在今天同样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

  斯人已去,一个人之所以被纪念、被景仰,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立德、立功、立言了。今天,我们要记住钱伟长,传承他的精神遗产。

  王石川(媒体从业者)

  • 相关阅读
  • 继承大师崇高的爱国情怀

      ■杨金志  大师离去,有待来者。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著名科学家钱伟长7月30日与世长辞,留给人们的不仅是缅怀,更有继承大师事业的无尽思考。  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不仅在于他们卓越的专业成就,更在于...

    时间:07-31
  • 钱伟长“名言录”

      ——我不是党员,不过我还是拿党的事业作为我的终生事业。为了我们的民族,我们个人吃点亏不要后悔,不值得后悔。  ——我不是天才,我的学习是非常勤奋的,我发现很多东西我还不懂,需要...

    时间:07-31
  • 让爱因斯坦感叹 受丘吉尔夸赞

      1942年至1946年,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喷射推进研究所,与钱学森、林家翘、郭永怀一起,在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教授的指导下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工作,受到冯·卡门学术思想的影响,成为固体力...

    时间:07-31
  • “是否忠于美国?” “NO!”

    钱伟长在清华大学的毕业照  钱伟长出生在江苏无锡县一个名叫七房桥的小村庄。  历史考满分却要学物理  “中学毕业后,我在1931年6月一个月内,在上海连考了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央大学、武汉大学...

    时间:07-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