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浓度超100微克/立方米了,我们还能呼吸吗?”浙江7城市自3月25日起公布PM2.5的日均浓度,数据一公开,很多人不淡定了,质疑声、抱怨声响成一片。殊不知,在责备环保部门不够尽责时,忘了自己也是PM2.5的制造者,而且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空气大战中,你我才是主力军。
据浙江省环保厅公布的数据显示,杭州、宁波等7个环杭州湾城市PM2.5达标的好消息仅仅维持了开头两天,自27日起杭州、湖州、绍兴、嘉兴四城市相继“沦陷”,最高的浓度达到106微克/立方米,超出国标限值近一半。而环保部门表示除非下雨、刮风,否则超标在所难免,同时治理大气至少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
消息一出,很多网民愤然,纷纷指环保部门的无能。窃以为环保部门固然做得不够令人满意,但事实是,你我才是PM2.5的最大制造者——机动车尾气正逐渐超越工业废气,成为PM2.5形成的罪魁祸首。
在浙江省,机动车数量已突破1200万辆;在杭州市,过去五年间,车辆翻了一番,而且还在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一位环保工作者无奈地说,排污企业可以关停、改造,但要让老百姓不开车却做不到。的确,尽管大家都知道绿色出行的理念,但现实是越来越多人一边开着马达,一边却在抱怨蓝天消失不见了。
在中国,很多人买车并不是因为上下班路远而必须开车,而是为了面子、炫耀,或满足“人有我也要有”的想法,君不见一些人家与单位不过二三十分钟自行车的路程,却宁愿花一个小时在路上堵车。
其实何必遭这个罪呢?骑车、步行,既锻炼了身体又为治理PM2.5作出贡献,还能获得一个环保积极分子的称号,岂不一举多得?而事实上,环保专家表示,这已成为防治PM2.5最重要的功课之一,若没有公众的参与,这场“战役”没有获胜的可能。
所以与其抱怨每天生活在灰霾中,不如想想能为蓝天做些什么。不买车、少开车、减少不必要的商品购买……其实每个人都能有所作为。PM2.5“大战”已开打,参战莫当逃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