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接触”为“拥抱”
也许以后还会推出将芯片植入皮肤的新产品,但目前我们还不着急。把现有的产品利用好就非常方便。
鹅卵石智能手表Pebble Watch,就像是将电脑戴在了手腕上,可以直接操作应用,其特殊的省电电子纸显示屏,不但可以在阳光直射下轻松读取,电力更可持续一周。与iPhone或Android手机蓝牙连接后,能更轻易地获得电子邮件、短信和提醒通知,还可以在使用者跑步或骑单车时测速计时、控制音乐播放、打高尔夫球的时候测距。
而谷歌正在研发的“智能手套”,指端上有摄影机、罗盘、陀螺仪、时速表与其他动作探知器,以及处理器、记忆储存卡和无线通讯的配备。而智能手套的应用有无限可能:操纵电脑界面、增强视觉效果、定位导航、医疗人员可远距触诊、只要动动手指就可点击虚拟键盘等;微软研究院也开发了用于跟踪手部动作改进虚拟探索的腕带式数字系统,通过将红外激光、摄像头和扩散器结合起来,制作出能探测佩戴者个人手指运动的数字手指。
苹果当然不会闲着。今年年初市场陆续传出苹果正与英特尔合作,计划于今年推出拥有1.5英寸屏幕的iWatch。据称,iWatch能通过蓝牙与iPhone或iPad互
通。上月25日,美国专利商标办公室公布了苹果去年提出的一项专利申请,这项专利显示具有弹性屏幕的双稳定弹簧将被应用在可穿戴装置上。苹果还描述了可利用内置电池和该配件上的太阳能板来供应电力。该专利涉及弹性屏幕,是苹果iWatch的必备技术。
当然,软件对于穿戴式设备也同样重要。它是帮助用户理解他们自身产生的数据的关键渠道,并且能够协助用户改进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过,目前还没有第三方应用在Google Glass上运行,也没有任何本地应用,完全基于云端和专为其开发的Mirror API。业内人士表示,苹果、谷歌和微软都开始相信穿戴式计算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正如PC让位于移动设备),而且将力争成为穿戴式设备时代最有力的支持平台。
我们的未来
也许十年后,苹果手表或者谷歌眼镜将成为人体的一部分,就像皮肤、手臂一样,不用时刻惦记它,它与你如影随行。在更远的未来,手机可能只需向人体植入芯片,而Siri将能直接通过对话帮你打电话,帮你订餐馆,了解你的一切隐私,跟你的亲密程度甚至超过你的家人——可能谷歌眼镜和苹果手表都不再是植入人体的芯片了,他们已经成为人体基因的一部分,可以参与人类的繁衍和进化。
这些描述如果要真的实现离现在还比较久远,但是和人更为亲密的穿戴式设备将会是科技发展一条必然经过的途径。
穿戴式设备的本意,是探索人和科技全新的交互方式,为每个人提供专属的、个性化的服务,而设备的计算方式无疑要以本地化计算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去定位和感知每个用户的个性化、非结构化数据,形成每个人随身移动设备上独一无二的专属数据计算结果,并以此找准直达用户内心真正有意义的需求,最终通过与中心计算的触动规则来展开各种具体的针对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