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基层奇葩考核:年终考核近百项 还要花钱制“专题片”

2021-01-13 09:23:07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年终考核近百项,还要花钱制“专题片”

  基层一些奇葩考核成为形式主义新变种

  记者何晨阳、马丽娟

  “办公室要求上报材料催交一次扣0.05分”“观看学校制作的专题片”……这是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近期调研时,西部地区一位中学校长展示的上级部门明确的年终考核清单。

  “一到年末就头疼!”面对清单,这位校长坦言:学校即将迎来上级教育部门年终考核,一看考核清单,足足近百项。临近期末,本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帮学生复习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教师们,又开始忙着写材料准备迎检,大量精力被耗费在写材料上。

  记者查看这份考核清单发现,一些考核指标非常细致,如“旷会一次扣0.04分,迟到一次扣0.01分”“办公室要求上报材料催交一次扣0.05分”;有的考核要求准备工作过程性材料,如控辍保学要求“劝返记录详实”,记者看到该校教师在学生档案里详细记录了家访几次、通电话几次、各方态度,还有家访现场拍照等。

  有受访教师私下告诉记者,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学,但为还原一些担负的其他工作过程,势必要事事处处留痕,不留痕,怕年终考核吃亏,这占用了不少精力。

  最让这位校长郁闷的是:除了查看文字档案资料,当地教育部门新增的考核方式,明确要求观看学校制作的5到10分钟专题片,了解一年来学校的工作情况,掌握学校“互联网+教育”工作应用水平。

  “做一个5分钟的专题片至少得1万多元,学校哪有这个钱?有这个必要吗?而且我想不明白,这和‘互联网+教育’到底有什么关系?”这位校长说。

  年终考核,是总结工作、评先定优的重要一环。岁末年初,不少单位的年终考核陆续拉开,这种总结与评比,其初衷是评先定优、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是树立正确业绩导向的重要体现,更是一个单位、一个行业精神面貌的一次集中展示。

  但记者调研发现,个别地方类似“制作专题片”等考核内容看似是融媒体时代的一种创新,实则有些“奇葩”。从这位校长的不解中不难发现,对以教书育人为主业的教育工作者而言,这种“创新”无异于变相“加码”。

  这种令人费解的奇葩考核,实则是形式主义的新变种,亟需引起高度警惕。

  类似的奇葩考核并非孤例。记者在一次调研中发现,有学校为证明给无法劝返的辍学学生通过微信送网课,专门打印多张微信聊天截图,装订整齐放在学生档案袋里。但至于学生是否真正上课,负责的教师则表示“不好说”,但材料必须要有。

  中央不断强调要给基层减负,有的地方有的部门却在不必要的地方“加码”,这种“加码”滋生了不断披着“新马甲”出现的形式主义苗头。对这种苗头必须坚决遏制!

  现在没人愿意当班主任,行政化事务太多了;干得好不如材料写得好,咱们都搞这些形式化的东西,未来学校办学还有啥信心……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吐槽”,上级部门应该真正听进去。

  考核的初衷是为了通过奖惩机制来调动大家积极性,写材料、拍照片、做视频的方式让考核变了味儿,不仅耗费基层教育工作者的精力,还易滋生重痕不重绩、留痕不留心的不良风气,影响真正干事者的积极性。

  为什么人人痛恨形式主义?因为对于个人而言,形式主义易造成一种消耗精力、消解热情的“内卷”;对于团体而言,形式主义在造成“内卷”的同时,还会消耗公信力、削弱凝聚力。

  为什么人人痛恨,形式主义却仍能变换“马甲”出现?一是名利思想和惰性思维在作怪。展现工作亮点本应有更具针对性的手段和方法,但靠“留痕”来体现,无疑是慵懒的表现。当然,形式主义背后往往闪现官僚主义的身影。一些上级部门总想搞些花样,以凸显所谓的工作创新,从而不切实际地发号施令。

  考核与总结是过程而非目的,其目的是为了让正向激励的“风向标”更鲜明、实绩至上的导向更明确。宁夏银川市近期探索在年度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中增加“一线走访调研法”,要求考核组深入一线全面掌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银川市的这种“一线走访调研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探索。

  各地各部门都应做些更具针对性的探索,坚决遏制形式主义通过对考核导向的侵蚀进而影响一线同志干事创业积极性。这既需要发挥群众监督,倒逼相关部门转变作风、优化考核,更需要考核制定部门在做相关决策前多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听取一线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科学制定考核办法,严防奇葩考核成为形式主义新变种,警惕形式主义引发“内卷”。

  • 相关阅读
  • 科兴中维:超700万剂灭活疫苗供应各省 安全性效果良好

      中新网1月13日电 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卫东13日介绍,截止到1月10日,已经有超过700万剂灭活疫苗供应到各省,特别是北京、广东等省,已经大规模接种,已经看到了良好的安全性效果,有效...

    时间:01-13
  • 中国日报网评:2021,合作共赢是人心所向

      一段时间以来,不信任、单边主义和贸易战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后果。进入2021年,合作共赢是最佳方式。   英国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认为,到2028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中国是2020年全球...

    时间:01-13
  • 国家卫健委:调集3万毫升血浆支持河北、辽宁重症患者救治工作

      中新网1月13日电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13日介绍,近期河北和辽宁都相继发生了新冠肺炎的聚集性疫情。这次疫情对于患者来讲,一是老年人多,二是患...

    时间:01-13
  • 国家卫健委:建议接种疫苗后也要执行流入地防疫措施

      中新网1月13日电 从中高风险地区来到低风险地区的民众,如果已经接种了疫苗是否还需要隔离?对此,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表示,建议只要人员有流动,还希望所有的人都执行流入地当地的疫情防控措...

    时间:01-13
  • 北方地区遭遇大范围沙尘天气

      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记者高敬)记者从中央气象台获悉,13日至15日,受冷空气大风影响,内蒙古中西部、甘肃中北部、宁夏、陕西北部、山西等地多扬沙或浮尘天气,受沙尘传输影响,华北、黄淮等地的部分地区...

    时间:01-13
  • 河北:核酸检测点医疗废弃物严禁混入生活垃圾

      新华社石家庄1月13日电(记者王昆)记者从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到,为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河北省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垃圾科学精准处置工作。其中,社区、村庄等设置的核酸检...

    时间:01-13
  • 河南“两会”住港澳地区省政协委员不出席 可远程协商履职

      中新社郑州1月13日电 (李贵刚 王锡武)人口大省河南13日起进入“两会”时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住港澳地区省政协委员不出席,可通过远程协商履职。   当日,河南省政协新闻发言人王克俊在河南省政...

    时间:01-13
  • 中疾控:落实好相关措施可确保不发生大规模疫情反弹

      中新网1月13日电 春节即将来临,即将面临人员大规模流动,疫情会不会进一步反弹?对此,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13日回应称,为了应对风险,国家已经部署了今冬明春防止疫情反弹的各项措施,落实好这些...

    时间:01-13
  • 国家卫健委:采取6方面措施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

      中新网1月13日电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13日指出,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薄弱,防控能力相对比较弱,随着春节的到来,大量人员陆续都会返乡过年,城乡之间的人员流动会进一步加大,这给农村地...

    时间:01-13
  • 山东汲取笏山金矿事故教训全省排查各类事故隐患

      新华社济南1月13日电(记者陈灏)为汲取山东烟台栖霞市笏山金矿事故教训,山东省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13日下发通知,要求山东各级、各部门迅即行动,全面排查治理各类事故隐患,全面落实各项风险防控措...

    时间:01-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