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航天探索浩瀚宇宙

2021-03-15 09:44:08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航天探索浩瀚宇宙(“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

  2月12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火星捕获过程影像,展示了探测器飞过近火点并制动点火的画面。这些图像完整记录了火星逐渐进入视野,发动机点火后探测器的轻微震动及探测器从火星白天飞入黑夜的过程,太阳翼、定向天线、火星大气层及表面形貌清晰可见。天问一号造访火星,成为我国建设航天强国征程中的生动一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十三五”以来,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刷新纪录,航天发射能力显著提升,航天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步履铿锵有力。

  深空探测能力持续增强,探月探火创造多个首次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在人们的翘首期盼中,嫦娥五号经历23天的太空之旅,怀揣取自月球的土壤,稳稳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着陆区域。这是人类时隔40多年后再次完成从月球采样返回的壮举,创造了5项“中国首次”。嫦娥五号任务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地月往返能力,并且实现了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的完美收官,为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月球探测到火星探测,“十三五”以来,我国太空探索范围更深更广,深空探测能力持续增强。

  探月工程不断创新突破,属于中国的月球印记越来越多。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实现月背软着陆,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的新篇章。截至目前,玉兔二号月球车已累计行驶里程600多米,成为在月球工作最久的月球车。

  火星探测开启星际新征程,行星探测形成整体概念。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正式启航。这是一次全球目光聚焦的航天探索,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三大任务,在世界航天史上尚属首次。浩渺无垠的深空中,超1亿公里测控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让天问一号的每一个动作都完美利落。以火星探索为起点,我国在深空探索领域已确定了下一个方向,木星、土星等更遥远的行星,都等待着我们去一一探究。

  载人航天迈入新阶段,空间站建造大幕开启

  “十三五”以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接连执行长征七号、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长征五号B等重大任务,不断刷新中国载人航天新高度,“常驻”太空的梦想更近一步。

  “神舟”完美牵手“天宫”,完成太空中惊心动魄的一“吻”。“飞船转30米保持、飞船最后靠拢,状态正常、对接机构捕获、对接环开始拉回、对接机构锁紧完成……”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随着一道道指令的下达,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次载人飞行任务期间,景海鹏、陈冬在轨驻留33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最长纪录。

  天舟一号完成首次“太空加油”,填补航天领域技术空白。2017年4月,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升空,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交会对接、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等试验。“太空加油”顺利实施,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这一关键技术的国家。

  空间站建造大幕开启,中国航天进入空间站时代。“5、4、3、2、1,点火!”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腾空而起,直奔苍穹。几天之后,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成功返回,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的第一次飞行任务,这次任务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造大幕拉开,中国航天正式迈入空间站时代。

  勇攀高峰自立自强,航天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三五”以来,我国航天科技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大火箭、北斗导航、高分卫星等一系列重要自主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次次振奋人心的发射,一项项令人惊叹的成就,凝结着中国航天人的汗水和智慧,展示着中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和勇气。

  运载火箭技术水平再创新高。火箭研制工程全线坚持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突破了大尺寸整流罩分离技术、大直径舱箭连接分离技术、大推力直接入轨偏差精确控制技术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运载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目前,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多点开花: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黄海升空,我国首次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成功实施;长征八号首飞成功,与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等构成布局合理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型谱。

  “中国的北斗”成为“世界的北斗”。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从此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够获得北斗系统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十三五”以来,中国航天人争分夺秒,加紧攻关,北斗导航卫星单机和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中国北斗真正实现了星耀全球。

  航天科技惠及民生。“十三五”以来,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分家族”本领越来越强,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在多领域广泛运用。超过2000项航天技术成果实现移植深耕,孕育了智慧城市、太空育种等新业态。最难忘的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高分、北斗组合精准化标绘、高精度定位,全网见证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中国速度”,科技抗疫辐射效应凸显。

  星空浩渺无垠,探索永无止境。“十四五”开局起步,中国航天将继续在新的征途上砥砺前行。

  本报记者 冯 华 余建斌 刘诗瑶

  • 相关阅读
  • 专家:未发现病毒变异株对我国新冠疫苗保护率产生明显影响

      中新网3月15日电 “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新冠病毒的变异株对我国附条件上市的新冠疫苗的保护率产生明显的影响。”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15日表示。资料图:医护人员为接种者注射疫...

    时间:03-15
  • 笑起来真好看|总书记的话,说到咱农民心坎里了!

      编者按: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

    时间:03-15
  • 国家卫健委:中国已接种新冠疫苗6498万人次

      (抗击新冠肺炎)国家卫健委:中国已接种新冠疫苗6498万人次  中新社北京3月15日电 (记者 高凯)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斌在15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3月14日,中国共接种新冠病毒...

    时间:03-15
  • 国家卫健委:全国血液库存在安全线以上 供应平稳

      中新网3月15日电 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局长常继乐指出,截至目前,全国血液库存在安全线以上,供应平稳,基本满足临床用血需求。资料图:献血点(图文无关)。 安源 摄  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推进新...

    时间:03-15
  • “进一步增强外企在华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中国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   “进一步增强外企在华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全面提高对外开...

    时间:03-15
  • 工信部:确保疫苗生产全链条全过程要绝对的质量安全

      中新网3月15日电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田玉龙15日指出,疫苗有别于其他防疫物资和药品,关键要确保疫苗生产全链条全过程要绝对的质量安全。资料图:民众在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沈美萍 摄  15日,国...

    时间:03-15
  • 希望美中加强合作抗击疫情

      连日来,美国一些智库和专家学者发表观点,希望美中携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性挑战。中美两国疫情防控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多场对话交流,一致认为抗击疫情需要国际社会合力应对。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发表文...

    时间:03-15
  • 执大象 天下往

      执大象 天下往(和音)  始终重情义、有定力、讲原则、敢担当的中国,必将为世界传递更多温暖和希望,为各国共同发展注入更多信心和力量  3月11日,中国全国两会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落下帷幕。观察2021年中国...

    时间:03-15
  • “春节包”传递温暖和力量

      今年春节,为更好防控疫情,许多海外同胞响应倡议,选择坚守当地,就地过年。党和政府始终牵挂每一位海外同胞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国驻外使领馆向海外中国同胞发放“春节包”,传递来自祖国的问候与祝福。春...

    时间:03-15
  • 新发现35岁以下吸毒人员下降超三成

      公安部15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全国共破获毒品案件6.4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2万名、缴毒55吨多,分别下降22.9%、18.6%和14.8%,查获吸毒人员42.7万人次,同比下降30.8%。34个县(市、区)毒品问题严重...

    时间:03-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