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枫景”∣弘扬塞罕坝精神,“法治之树”扎根乡土

2023-11-15 00:01:42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

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秉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理念,结合本地区特点,打造了诉源治理、司法为民、行之有效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承德样本。

强化诉源治理,创建“三个一”工作机制

承德位于燕山腹地,境内地广人稀、山高路远,由此造成了基层法庭服务半径过大、群众诉讼不便等问题。

以围场法院半截塔法庭为例,法庭服务79个行政村,总面积达3250平方公里,人口仅有10万,辖区内最远的乡镇到法庭的时间长达2小时以上,基层群众一旦发生纠纷,寻求咨询难,解决渠道少,诉讼成本高,如果这些纠纷得不到及时解决,就很容易导致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承德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确定了“法院要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的最优路径,创建了“一村一法官、一社区一法官、一学校一法官”的“三个一”工作机制,将司法资源延伸至基层治理最末端,使司法真正融入基层治理,提高了司法质效,创建了加强诉源治理的“枫桥经验”新模式。

鼓励法官下沉,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

为了使“三个一”工作机制落地生根,承德法院在全市2459个行政村、205个社区、599所学校,设立法官工作站(室)。选派442名法官(法官助理)下沉到法官工作站(室),构建多元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织密息诉止纷一张网,实现法官工作站(室)全市全覆盖。

以隆化县人民法院存瑞社区法官工作站为例,构建了横向联动(法官工作站+司法所+派出所+行业调解委员会)、纵深推进(法官+调解员+网格员)、“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网络。通过服务下沉、融合共建,初步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事事有人管理”的共建模式。

法官走出法庭,将司法服务直达基层,打造一站式司法服务机制,坚持能动履职、多元融合、科技赋能,推进“调立审执”一体化建设,为群众排忧解难提供便利,让矛盾纠纷在“家门口”得到化解,切实做到了便民、利民、为民,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注重特邀调解,构建多元解纷体系

承德法院特别注重特邀调解员作用的发挥,构建了以“法官+特邀调解员+N”的“1+1+N”为主导,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多元解纷体系,并从“五老乡贤”、网格员、专业调解组织中选聘了3058名特邀调解员,建立名册、录入信息、邀请进站驻点。在包联法官的指导下,特邀调解员深入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协助法官做好矛盾纠纷排查、普法宣传、纠纷调解等工作。

以隆化县汤山镇法官工作站为例,办公桌上调解卷宗装订整理整齐、规范,特邀调解员熟悉乡土人情、在当地具有社会公信力,调解耐心、细致,不仅能够运用法院数字化审判系统制作调解书,进行现场电子签章,而且能够使用“冀时调”平台,开展法律释明、指导调解、在线司法确认等服务,使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智慧司法带来的便利。

为了提升特邀调解员的能力素质,承德法院多次对全体特邀调解员进行培训,打造金牌、优秀调解员,总结调解经验,编辑成册,形成“三个一”工作交流材料,互相学习借鉴。经过不断的努力,特邀调解员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加强法治宣传,将司法触角向纵深延伸

承德法院坚持把法治宣传教育作为诉源治理的有效抓手,率先在河北省实现全市599所学校法治副校长全覆盖,通过法治公开课、模拟法庭、动漫说法等“浸入式”教育,让学生尊法学法守法,提升法治校园建设水平。

以滦平县人民法院为例,在校园里成立了让学生们共同参与法治实践的平台——“滦法·息壤”普法少年团,组织学生录制普法皮影戏,充分调动孩子们学法用法的积极性。

同时,承德法院成立融媒体中心,利用新平台,制作群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微动漫,依托法官工作站(室)、村民微信群等开展普法宣传,引导群众崇德尚法。承德法院还积极开展“零距离”普法,通过巡回法庭开展以案说法,把纠纷解决变成“普法释法”的舞台。

弘扬塞罕坝精神,司法为民扎根基层

塞罕坝位于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曾经是茫茫荒原,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林场人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坚持植树造林,建设了百万亩人工林海。

长期以来,承德法院将塞罕坝精神融入司法为民和诉源治理工作中,能动司法,创新推出了“三个一”工作机制,推动更多法治力量下沉基层,有效解决基层社会治理末端司法“缺位”问题。在工作中,承德法院坚持党建指引,把“支部建在庭上”,以“三个一”工作机制作为塞罕坝精神的实践载体,通过巡回审判、假日法庭等便民诉讼服务,将法律送到群众身边。以隆化县法院为例,施行电子签章一体化,当事人不用到法院、法庭,即可拿到法律文书,倡导法官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形成“法官走出法庭,沉入基层,服务到家”的工作格局。基层法官工作很辛苦,需要具有责任心和司法为民的情怀,法官们化身一棵棵塞罕坝的树,扎根乡土,扎根基层,为群众提供便利,司法为民,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总之,“三个一”工作机制源于承德当地的实际状况,与能动司法相契合,与司法为民相契合,与新时代“枫桥经验”相契合。实践证明,“三个一”工作机制的实际运行,抓前端,治未病,为民服务,根植基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目前情况看,法院涉诉民事一审案件增幅大幅下降,案件调解结案率大幅上升,涉诉信访案件数量大幅下降,“三个一”工作机制的确立,司法为民思想的贯彻落实,为民众化解矛盾解决纠纷带来极大便利,承德法院具有区域性特点的经验,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擘画了新“枫景”,具有参考借鉴价值。(刘金华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 相关阅读
  • 促进文旅消费 推进“旅游兴疆”

    近日,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色彩斑斓,景色如画。图为游客在泽普县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赏秋。柴更利摄 “沿途一路美景,登顶更为壮观,真是不虚此行。”在新疆阿图什...

    时间:11-15
  • “中国故事”之“茶香雅集”讲座在开罗举办

    新华社开罗11月14日电 (记者姚兵)“中国故事”之“茶香雅集”中国茶文化和香文化讲座12日晚在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埃及相关专家学者、高校师生、中文及中国文化爱好者等120多人参加活动...

    时间:11-15
  • 加大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消费万花筒)

    国务院办公厅9月印发的《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强调,要加大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 在拓展休闲度假、乡村旅游、海洋旅游等产品供给方面,文化和旅游部将...

    时间:11-15
  • 让油茶树成为老区人民的“幸福树”

    红硕的油茶果压弯枝条,村民穿梭其间,采摘、装袋、搬运,喜笑颜开。前不久,位于湘赣边革命老区的湖南株洲市醴陵市板杉镇擂鼓桥村,万亩油茶迎来丰收。 “这有1.3万多亩油茶,今年产量将达...

    时间:11-15
  • 红枣林的情愫

    从延安出发,往北偏东方向走,向高原高处,向大山深处。汽车沿着盘山公路转过了一道又一道弯,终于到达目的地陕西佳县——我在履历表“籍贯”一栏无数次填写过的地方,我与祖辈血脉相连的故乡...

    时间:11-15
  • “我们始终看好中国市场巨大潜力”(见证·中国机遇)

    “通过进博会,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我们对深耕中国市场更加充满信心。”法国达能中国、北亚及大洋洲总裁谢伟博近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达能已连续6届参加进博...

    时间:11-15
  • 泉城里,书香流传(我与一座城)

    “多少诗人生历下,泉城自古是诗城。”诗城,也是名副其实的书城。沿着古今名士的足迹前行,泉水叮咚,荷香沁脾,不经意间,你就会沉浸在济南这座城里,与圣贤们“相遇”,跟诗人们“对吟”。...

    时间:11-15
  • 更好保障发展中国家融资需求(国际视点)

    由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主办的第八届世界投资论坛近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来自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名代表围绕“可持续发展与投资”主题,举行了150多场座谈、研讨等活动。与会代表...

    时间:11-15
  • 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逐梦)

    这是一片流金淌银的土地。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玉米、水稻和大豆,横卧在一望无垠的东北平原上,如此浩瀚,如此辽阔。 这,就是中国的东北粮仓,中国人最牢靠的饭碗。 “你闻闻,这空气里...

    时间:11-15
  • “推动体教融合的青少年体育盛会”

    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于11月15日闭幕。近日,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司长李辉接受采访时表示,本届学青会服务保障周密细致、竞赛组织平稳有序、大型活动圆满顺利、竞赛成绩亮点频频。“总...

    时间:11-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