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解锁盐碱地的丰收密码(新知)

2023-11-17 08:26: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现象】种植适应的植物治理改造盐碱地,是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好办法。不久前,农业农村部向社会推介发布了第一批耐盐碱优异作物种质资源清单,涉及大豆、水稻、玉米、小麦等10种农作物。近年来,我国加快选育耐盐碱特色品种,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提供了重要助力。

【点评】

盐碱地是耕地“提质、扩容、增效”的重要来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显示,2019年末我国盐碱地共1.15亿亩。立足国情农情,因地制宜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

治理盐碱地,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以地适种”,即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另一种是“以种适地”,即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过去,一些地方依赖单一方式进行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到水资源等条件制约,面临改造成本高、维护难等诸多问题。

如今,更多地方打开思路,坚持“两条腿走路”,把“以地适种”同“以种适地”相结合,进行土壤改良的同时,在选育耐盐碱植物上发力,找到了更多治理改良盐碱地的有效方法。比如,山东省庆云县实施暗管排灌改良土质,提升地力,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动土地成方连片,并试种高粱等耐盐碱新品种,良法、良种让昔日盐碱地变丰产田。我国盐碱地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因地制宜施策,分区分类进行治理改良,才能更好唤醒盐碱地这一沉睡资源。

盐碱区往往也是生态脆弱区、敏感区,治理改良使用的技术、产品不仅要有效,还要安全、绿色。当前,盐碱地治理的技术很多,包括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化学措施和生物措施。但在推进盐碱荒(草)地开发利用及盐碱耕地改良修复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盐碱区域生态功能定位,既要开发好、利用好盐碱地的生产潜力,更要确保当地生态环境持续稳定向好。

盐碱地治理周期长、投资大,维护成本高,而且是可逆的,要在加大投入,强化水源、资金等要素保障的同时,探索投入成本与经济状况相适应的改良技术,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换个角度看,盐碱地上生产的一些农产品,具有独特优势。比如,旱碱麦出粉率高、麦香浓郁,耐盐碱水稻新品种“盐黄香粳”,风味物质含量比普通大米多50%。从盐地碱蓬中提取甜菜红素,以柽柳接种名贵中药肉苁蓉,也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一些地方的实践证明,坚持粮经饲统筹,积极推动特色农产品品质评价和开发利用,发展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特色产业,打造全产业链条,进行立体式开发,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盐碱地是价值巨大的“潜在粮仓”。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近年来,随着政策引导和投资力度加大,以及治理技术的提升,我国已有较大规模的盐碱地被开发利用,但部分地区耕地盐碱化趋势加剧。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要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更好解锁盐碱地的丰收密码,不断拓展农业生产空间,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7日 06 版)

  • 相关阅读
  • 大纵湖里蟹儿肥(美味馆)

      天渐寒,螃蟹上了许多人家的餐桌。此时的螃蟹,经过了春夏的光照和水润,壳青、腿硬、脐白,饱满丰实。前些日子,是一年中食蟹的好时节。  我家住在蟒蛇河畔,每逢秋天,捕蟹的人们尽欢颜...

    时间:11-19
  • 帮助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教育时评)

      晚上7点,西南交通大学的“校招夜市”上,音乐相伴,人头攒动。在“围炉煮茶”就业指导与咨询专区,指导老师为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咨询。  近日,北京2024届秋招首场高职、贯通培养专场线下...

    时间:11-19
  • 嘉峪关的风景(我与一座城)

      三十多年前一个春天的夜晚,我从故乡胶东半岛来到甘肃,来到河西走廊,来到万里长城的最西端——嘉峪关。  那天,风像刀子一样从戈壁滩上划过,母亲用头巾紧紧地裹住我的头,可我依然能感...

    时间:11-19
  • 景迈山的古茶树

      从景迈山回来有阵子了,心思还牵挂着那里。  那浩瀚无边的云海,那随处荡漾的绿意,那苍干虬枝的古茶林,还有那由远及近的牛铃声,茶杯里的一缕兰香,村寨里一个不期而遇的微笑……桩桩...

    时间:11-19
  • 丰富人类共同的音乐宝库

      在刚刚落幕的北京市第二十六届学生艺术节和“美育芳草”国家大剧院青少年艺术节上,许多中小学乐团都把我的《炎黄风情》曲目纳入音乐会节目单。这对一些中学生乐团来说已经是持续多年的演...

    时间:11-19
  • 深化交流合作 共享发展机遇(两岸脉动)

      近日,以“科技赋能智慧未来 创新推动融合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十六届京台科技论坛在北京开幕。论坛聚焦深化京台科技经贸交流合作,来自两岸相关部门、产业协会和企业的代表深入交流,共同探...

    时间:11-19
  • 共建“一带一路” 海外侨胞大有可为(微言)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收获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绘就了联结世界、美美与共的壮阔画卷。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大道上,广大海外侨胞既是见证者、参与者,也是推动者、受益者。...

    时间:11-19
  • 国家发展始终是香港发展的最大依托(观沧海)

      “香港国际机场于2022年继续是全球货运量第一”“2023年新兴初创生态系统排名中,香港位列全球第二、亚洲第一”……10月25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发布2023年施政报告,晒出了一系列成绩单,同...

    时间:11-19
  • 澳门文化味道越来越浓厚(濠江在线)

      “如果你只来一天,澳门是座风情浓郁的小城;如果能停留一周,就能感受浓浓的休闲情趣;如果用一个月来漫步大街小巷,你会由衷感慨,澳门是一座文化之城。”澳门江苏联谊会会长岑展平是位老...

    时间:11-19
  • 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创新人才(在一线)

      近日,清华大学2023年秋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第一堂课上,清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勇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主题为同学们进行了讲授。  “这节课加深了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

    时间:11-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