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王尚锋)日前,市直一单位李先生说起我市的饭店(宾馆),就大倒苦水。他说他7月末因工作原因前往丹凤,住进一家饭店(宾馆),晚上洗澡时,发现所放的固定瓶内没有洗发水和沐浴液;第二天吃完早餐索要纸巾时,被告知没有来得及摆放。与李先生的遭遇类同的是西安一刘先生,他来商洛旅游,在市内一家星级饭店吃饭,传菜服务员不戴口罩,边端菜还不时和同事边说话,这种现象顿时让刘先生味觉全无。
饭店(宾馆)的经营水平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文化生活、消费服务水平等社会状况,其经营水平高低,也影响一个地方的对外形象。近年来,我市交通条件改善,城市化进程加快,旅游业快速发展,饭店(宾馆)如雨后春笋快速成长起来对增加劳动就业、提供税收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竞争也日益激烈。由于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导致一些饭店(宾馆)有许多东西变了味:流于表面的精细化管理、大打折扣的服务、供给不足的人才瓶颈……这给外地游客留下了负面作用。
记者通过与外地饭店(宾馆)对比,以及近期调查的游客反映,诸多细节折射出我市饭店(宾馆)的软肋:前厅服务多是“机械式的操作”,跟宾客基本无情感交流,服务规范和细节普遍缺失。如前厅服务人员对客服务缺少“微笑、问候与致意”,前台员工鲜有与宾客的目光交流和礼貌称呼,礼宾与行李员的服务不到位……客房内通风少,汗臭、烟味难闻,“卫生死角和清洁不到位”普遍存在。餐饮服务中传菜服务员既不戴卫生帽,也不戴口罩,传菜过程中随意说话等,让人感到这里的服务还差强人意。
“没有满意的员工,哪来的优质服务?”业内人士指出,“低薪+不专业的管理者+低素养”导致了这些饭店(宾馆)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市场迅速发展,市场资源自由配置,使得饭店(宾馆)的管理、服务人员有了流动的机会和市场。有人曾调侃说:商洛是培训基地,素质稍高的管理人员、服务员基本上都被吸引到外地大酒去了。由于前期投入相对较少,缺乏必要的岗位实践锻炼和管理经验的积累,新饭店(宾馆)往往成为新进人员的“训练场”和阅历的“练兵场”。
市饭店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宏长期从事餐饮服务业,他介绍说,从2011年开始,商州城区饭店(宾馆)严重供过于求,高端客源少,造成客房价格低,客房入住率也低,出现过度竞争态势。而人力资源成本上升过快,也导致饭店(宾馆)经营困难。服务员起步工资2006年是320元,2011年是900元,2012年上升到1100元,年均递增30%。现在的情况往往是四星级酒店,三星级价格,二星级服务。
据了解,目前,商州三星级以上饭店(宾馆)的入住率不到70%,多数经营困难。由于经营困难,一些饭店(宾馆)运行时难免就会压缩开支,节约成本,精简人员,一个服务员往往承担两个服务员的工作量。处于服务员岗位的人员工作待遇差,社会地位低,吃的是青春饭,几乎没有“三金”保障,导致服务员素质参差不齐,差强人意。这也导致服务人员“难招”现象的出现。
业内人士建议,市直有关部门应协调一些职业培训机构,面向市场设置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为这一行业储备专业人才;市直有关部门应及时清欠饭店(宾馆)账务,帮助这一行业稳定发展;有关部门应制定措施、设置准入制度,确保饭店(宾馆)酒店行业健康发展。
饭店(宾馆)在相应提高服务人员水平待遇的同时,应该注重培养适应现代化酒店管理的观念意识。有关人士指出,应通过“寓管于乐”、“人格化管理”、“宽严相济”的管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稳定和培养高素质员工骨干队伍,为提高饭店(宾馆)的管理和服务质量打下坚实基础。可像白天鹅宾馆那样,推行文员制和员工制,在工资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实行“人格化管理”。这家宾馆管家部一名从事清洁卫生工作8年的员工,曾被评为全国旅游行业劳动模范,他所带的班组被团中央和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首批“青年文明号”。因此,饭店只有选好人、管好人、用好人,并切实尊重服务人员,方能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经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