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安的街头,随处可见这种手工棉鞋的踪影,人们穿着暖和的棉鞋忙碌工作着,从未感觉到冷的气息。传统手工棉鞋不仅仅受到老年人的喜爱,同样也是上班族的首选品。徐勋霞诉记者,原来上大学的时候,每到冬天这个寒冷的季节,总会收到妈妈从老家寄来的手工棉鞋,穿在脚上暖在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现在的徐勋霞是一名优秀的幼儿园老师,上班中穿高跟鞋不方便,穿其他的鞋子又冷的很,只要穿上妈妈做的手工棉鞋冬天就不再冷了,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暖暖的。徐勋霞说“自己刚参加工作,微薄的工资只能维持自己平时的生活,无法替母亲分忧,现在能做的就是感恩母亲,好好工作……”。徐勋霞是一名优秀的幼教老师,在她平日的教学中总会穿插着教小朋友要从小懂得感恩,长大后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今年30岁的张可在广东省深圳市一家公司上班,老家在镇安县永乐镇,由于平时工作繁忙,路途遥远,很少回家,几乎每年都是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家。张可告诉记者,小时候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只有在过年的时候能穿上一双崭新的绣花棉鞋,平日里只能穿姐姐穿剩的棉鞋。在张克记忆中最深刻的是,有一年的春天,姐姐们平时要帮家里干农活,上学路途遥远,布鞋很快穿烂了,张可的妈妈只好给姐姐们做新的布鞋,不服气的张可心里想“你们都有新布鞋,就我没有,只有自己的布鞋烂了,妈妈才会做新的布鞋”。于是张可偷偷的用剪刀将自己的布鞋剪烂了,张可的妈妈看到被剪烂的布鞋后哭笑不得的看了看小张可,无奈之下也给张可做了一双新布鞋。张可说“小时候的不懂事,如今已经成为了珍贵的回忆,看似普普通通的一双布鞋,但却充满妈妈对儿女无限的爱”。张可告诉记者,现在每次离家时,行李箱里有父母精心准备的很多生活物品和食物,每次都少不了一双温暖的手工棉鞋,现在有了小孩,每年到了换季的时候,母亲总会从老家寄来舒适的布鞋、棉鞋。
一些60年代的叔叔阿姨们告诉记者,现在会做布鞋的人越来越少了,穿布鞋的人就更少了,等在过几年估计没人知道布鞋的存在了。记得小时候,每当穿着母亲新做的棉鞋,觉得全身都很温暖,密密的针线,针针都是母亲的浓浓爱意。哪怕天再冷,只要能穿上母亲做的棉鞋,不管走到哪里都是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