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舌尖上的包谷烧

舌尖上的包谷烧

2013-02-05 10:41:04


李存娃和儿子李荣涛正在酒甑子前给王镇长介绍如何铺酒糁子


王李峰镇长正在用酒盅接刚出来的“酒头子”

  本网讯 (见习记者 张萍 陈波)俗语讲“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年关将近,年味也变得浓郁起来。宰上一头肥猪,酿上一甑烧酒,是商洛当地人特有的一种风俗,其中洋溢着商山人民醇厚的乡情和淳朴的品性。地处秦岭腹地的丹凤县寺坪镇的包谷烧可谓远近闻名,每年农历10月天气转冷后,便是酿酒的时节。李存娃是当地有名的酿酒大户,李家的“包谷烧”因其清冽酱香,历经三代经久不衰,愈变得更加醇厚老辣,赢得众多回头客。

  寻访包谷烧传人

  进入常路村,一边打听着一边行进,终于寻得有名的“酿酒师”——李存娃。李存娃一家世世代代生活在寺坪镇,历经祖孙三代传承,一直沿用古老的蒸馏法酿造着传统的美酒。儿子李荣涛正在往甑子里铺酒糁子,媳妇王冬琴一边和记者拉着家常一边往火炉里添些柴火。李荣涛见有客人到访,笑着打了个招呼:“你们先进里屋坐,这会儿铺酒糁子,停不下来,哪有热气往上冒,就得往那铺,一会儿头道酒下来,你们可得尝尝。”王镇长见势,便去给锅底添了一把柴,“山里人酿酒是有讲究的,凡来了乡亲和客人,每人都要到酒锅灶下往灶膛里添一把柴,意思就是添财,咱们每人也都来添上一把啊。”李存娃一家人笑着赶忙道谢,顿时酒香、人语和欢笑充满了整个庭院。

  传统工艺烧美酒

  据李存娃介绍,他从年轻时就开始烧包谷酒,已烧了近乎30年。烧包谷酒的第一道工序是发酵、做酒糁子。要选取优质的黄包谷、小麦、稻糠、黄豆壳和内含多种矿物质的山泉水。在不添加任何化学制剂的前提下,用小麦制曲,把包谷粉碎、蒸熟、晾温,再拌入曲,放入酒窖,捂一个月左右,然后才能开始酿酒。在选料、制曲、蒸煮、拌曲、发酵等工序上,李家人都有着一整套独特的祖传秘方和技巧,比如发酵的过程、包谷蒸熟后晾温的温度、加曲的比例、糠与酒糁子的比例等。第二道工序是蒸馏。酒糁子发酵好,一出窖,就得赶紧烧,半点懒都偷不得,不然酒味就“跑了”。而所用的器具均要干净、绝油。一般手工酿酒作坊的工具比较简单,两口大铁锅,分别用做底锅和天锅。甑子用来装料,甑笆、甑圈相当于蒸笼的笼屉,出酒溜子安装在甑子的上部约五分之一处的天锅底下。烧酒时,在底锅中加入足够的水,下面不停烧火加温直至结束,底锅口上放上甑笆,再安装甑子。为了不跑气,需用黄泥把甑子与锅台间密封好。酒糁子只能装到出酒溜子的洞口以下,要给蒸汽室留出足够的空间。然后安放起密封作用的甑圈并将带有接酒管的天枰放到正中间。作为冷凝器的天锅随后被放置在甑圈上,里面加入冷却用水,蒸馏期间还要不停地换水,始终保持天锅里的水温处在最低状态,以便提高冷凝效率,节省燃料。蒸酒的过程尤其需要精确控制火候,火候太过或不及都酿不出好酒来。蒸汽一产生,酒溜子就开始出酒了。一甑子料一般要蒸馏三次,第一次蒸馏出的酒称做“酒头子”,颜色晶莹透亮,度数高,味道醇香可口,可以和市面上的高档酒媲美,专门用来招待贵客或送给重要朋友。以后两次蒸馏出的酒度数和味道就差些,常用于泡制药酒。烧完酒后剩下的酒糟也不会浪费,拿来喂猪喂鸡都是很好的饲料。

  李存娃在一旁给记者介绍,儿子和媳妇依然在酿酒灶台前忙个不停,“快来看,酒头子下来了,我给大家接几杯尝尝啊”李荣涛高兴地喊着。“你这娃咋这么不懂规矩呢,给你说过多少次,新酒刚出来,要先接3盅酒倒进大锅,再连接3盅酒祭天,最后还要接酒祭地、祭灶神,祭祀完后才能品尝”,李存娃对儿子骂道,“现在这些年轻人是越来越不懂规矩了,过去烧酒时,要在酒锅旁挂一条‘姜子牙在此,大吉大利‘的红布以求诸事平安,而且像那些怀孕妇女、来例假的妇女都是不能进入烧酒作坊的,虽然现在已经没这些讲究了,但我觉得祭祀还是不能少的”。李荣涛在一旁听罢,吐了吐舌头,红着脸照做了。

  手艺传续成问题

  刚酿出的酒酒体清亮,酒香扑鼻,抿上一小口,酒味醇厚,入口不似一般白酒那般烈,喝了不上头,也不会口干。60多岁的老主顾富换世缓缓迈进酒作坊,往灶膛里添了一把柴,便在一旁坐下等酿好的酒头子,“方圆几十里,就数老李家的酒烧的最好,况且现在也只剩他们一家还在烧,我每年都要来买十几斤,他家酒比市面上卖几百块钱的酒都好喝,镇上、县上那些有钱人也都来买,有时来的晚了,不说酒头子,连二道酒都买不到了”。李存娃告诉记者,一百斤包谷大约只能烧35斤左右的酒,前些年烧酒都是用来自己喝或送亲朋好友,这些年生活富裕了,政策好了,便能多烧上点,一些爱喝烧酒的人也都慕名前来购买。他一年大概能收4000多斤包谷,烧上1400多斤酒,今年因为物价上涨了,酒也由以前的12元一斤涨到了13元,一年下来,除去烧酒成本,光卖烧酒就能赚一万多元。酒糟能够喂猪,所以家里还养了3头猪。烧酒、养猪,一年总收入能达到4万余元。

  当记者问及是否想扩大酿酒规模时,李存娃遗憾地表示,不是没想过再多烧点好酒,让更多的人品尝到他的手艺,镇政府也愿意给他的烧酒加以扶持,鼓励他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做出品牌。烧酒的材料不好收,特别是稻糠。烧酒的成本日益增长,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很难与其他的白酒竞争,而最主要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多数都外出打工了,真正懂这门手艺的人不多,能吃下这个苦多的就更少,自己年龄也大了,一茬子酒烧下来,就得歇好几天,只希望儿子将来能真正把他手艺继承下去,别失传了。

  • 相关阅读
  • 商洛:春节将到清洁用品热销

      本网讯 (记者 李敏)每年春节前,家家户户都会大规模的打扫屋子,用干净整洁的房屋迎接新的一年是不少市民多年来年前必做的一件事,这也带动了清洁去污用品的销售量。1月30日,记者在市区部分超市的清洁用品专区看...

    时间:02-06
  • 2013春节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本网讯 (马翠芳)2013年春节期间,我市各地文广部门将推出内容各异、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  从2013年元月中旬至3月上旬,市文广局将组织推出持续近两个月的春节文化活动,...

    时间:02-06
  • 农民工工资缘何被拖欠?(上)

      本网讯 (记者 王尚锋)日前,20多名四川民工被困山阳县色河铺镇近两个月讨要血汗钱一事经本报报道后,色河铺镇政府积极协调,双方当事人最后达成协议,建筑公司按照约定基本给付了所欠四川民工队的款项。  领...

    时间:02-06
  • 商洛公路客运将迎来节前高峰

      本网讯 (记者 李敏)春节日益临近,2月2日,在市汽车客运站了解到,我市公路客运将迎来节前客流高峰,市民出行可提前六天预定车票。  2月2日中午11时左右,在市汽车客运站看到,提着大包小包准备回家过年的旅客...

    时间:02-05
  • 商洛:小孩买面没拿应找的8元钱商店老板特意贴告示

    近日,在商洛市文卫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便利店前,店主人贴出的一则小小的告示引起了市民们的热议。...

    时间:02-05
  • 商洛公路客运迎来节前高峰 市汽车站预售6日内车票

      春节日益临近,记者近日在市汽车客运站了解到,全市公路客运将迎来节前客流高峰,市民出行可提前六天预定购票。  近日,记者在市汽车客运站看到,提着大包小包准备回家过年的旅客成群结队,甚至商州到洛南的班...

    时间:02-04
  • 商洛:置办年货迎新春

      置办年货,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春节前的第一大事,即便是在崇尚简洁快节奏生活的今天,精心挑选准备年货仍是年前绝对主题。年货是什么?在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人们的回答可能很统一。对于普通百姓,年货是一桌难...

    时间:02-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