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救助站里的故事

救助站里的故事

2014-05-29 09:34:54

来源:

王朋向环卫工人发放救助引导卡

王朋向环卫工人发放救助引导卡

贺建勋进行街头救助

贺建勋进行街头救助

为求助人员理发

为求助人员理发

  商洛日报讯(文/图 记者 左 京 通讯员 刘春荣 屈 涛)

  一则丹凤县救助站救助越南籍孕妇范氏酸的新闻报道,让一直不为人们熟知的丹凤救助站走进公众的视野。小小的救助站里,有这样一群人:喜庆的节日在办公室里吃着泡面值班,寒冬的腊月每晚拿着手电筒照遍城周每一个桥洞,把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带回救助站。在他们的眼里,每一个被遗弃的孩子都是天使,每一个流浪者都是亲人,尽他们最大的努力照顾好他们,是自己的工作职责。

 

  除夕夜巡查忙
  2013年除夕晚8点多钟,站长刘亚军照例进行夜间巡查,走到丹凤县城河南职中附近的垃圾堆时,手电筒的光一闪,他看到垃圾堆里有个黑影。“周围一团黑,我喊了一声,他张开嘴,牙是白的,我才确定是个人。”刘亚军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他说,一些流浪者饿极了便在垃圾堆里找吃的,困了就睡在垃圾堆里,如果夜间不把他们带回救助站,很有可能被冻死。“简单交谈后,我发现这人说话不清楚,可能是精神病人。他身上也没有啥证件,我赶紧把他带回救助站,给洗了个热水澡,买来方便面、面包招呼他。”刘亚军说,这名男子整晚都不睡觉,一直吵着要走,他只好耐心地做工作,连上厕所都得跟着,怕发生意外。
  近年来,刘亚军和6名工作、护理人员基本上没有享受过节假日,街头巡查、护送,救助救治流浪人员已成为他们的工作常态。每到寒冬腊月,他们都组织工作人员日夜巡查,尽最大可能让流浪人员及早得到救助。
  救助站承担着流落街头、居无定所、生活无着落的城乡流浪人员以及务工不着、寻亲不遇、被抢被盗、社会弃婴等人员的救助。除了安顿这些人员的饮食居所、疾病治疗护理之外,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帮助流浪乞讨人员找寻家人,安全送其回归家庭。
  2011年10月,工作人员在街上巡查时发现存在智力障碍的流浪女子俞某,他们把她暂时安顿在铁峪铺区域敬老院,时常探望她,陪她聊天,希望能发现有用线索。一年多后的2013年2月,刘亚军突然从俞某的嘴里听到了一个词——朝天,他认定这个词肯定与俞某的家有关,经过仔细查看全国地图,在四川省版图上发现了一个叫朝天镇的地方。他们马上与四川取得联系,向镇上的每一个村子打电话打听,打了30多个电话终于有了消息。刘亚军说,“我跟人家套近乎,请人家帮忙,一边给那边发照片核对信息。”最后终于找到俞某的家人,救助站工作人员立即护送俞某回家。到了家里,她的两个娃特别激动。告知工作人员母亲已经失踪了两年,以为再也找不回来了,感谢丹凤救助站这么尽心照看。
  工作人员成陪护

  • 相关阅读
  • 购买商品要注意保质期

      (商洛日报记者 赵有良 摄)5月22日,市民张某向记者反映,黄沙桥路段以西部分商家在商店内掺杂过期饮料进行出售,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喝了过期饮料,导致上吐下泻两天,去医院诊断后为肠胃炎。   据张某叙述...

    时间:05-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