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商洛文化记忆:远去的二黄(六)

商洛文化记忆:远去的二黄(六)

2014-09-09 10:20:46


  有的人可能认为二黄是一种古老的剧种,言下之意,它已经离现实太远了。其实当你坐在舞台下仔细聆听二黄那清柔婉转、流丽悠远的音乐和声腔时,实际上你是在和几千年前唐玄宗亲自教练出来的梨园弟子演奏的大唐宫廷歌舞做了一次近距离的沟通和交流,见识到了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中国戏曲的文化精神和文化符号。保护“非遗”就是在和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话,和我们民族祖先的心灵对接。而当前最尴尬的情况是,最有价值的代表性传承人往往年事已高,所以“非遗”的抢救保护工作最重要最急迫的还是对人的保护。若是待到“非遗”项目旷日持久的审批手续完成时,即使保护经费再多,没有人了啥也没有了。所以说,地方戏曲的抢救保护和其它遗产不一样,往往会出现人亡艺绝的徒悲状况,届时再空谈保护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现在我们就是要和时间赛跑。
  当前,在保护形式上,除了建立保护名录、传习人队伍外,也应提早进入专业化的保护阶段,比如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传承性保护、数字化保护和整体性保护等。上述工作最好能与“非遗”手续报批同时进行,以便为科学、深入、有序地推进对二黄剧种实施有效保护奠定良好的基础。(完)

  • 相关阅读
  • 不可忽视的农村“啃老”现象

    随着陕南移民搬迁及农民工进城步伐的加快,不少农民搬进了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人居环境适宜的中心镇或城区居住。但现实情况是不少年轻人住在新建的搬迁房或者城镇,而他们的父母在家种地或者在外打拼,不仅要给子女供吃供穿,还要给他们钱花。年轻人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劳而获的舒适生活,这就是被称之为的农村“啃老族”。随着就业压力增大,以及独生子女逐渐成年,“啃老族”的队伍还将扩大。“啃老族”与国家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

    时间:09-09
  • 公交司机的30分钟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记者 马泽平)一个单趟的公交之旅,只有30分钟左右,但对于镇安县城8路公交车司机樊国祥来说,可以做很多事,一个钱包、一袋玉米、一个座位,都让出门在外的老人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暖,让乘...

    时间:09-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