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时隔两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又一次降临华茂。2013年4月,南方爆发了禽流感疫情,这对从事畜禽产业来说是要命的事。消息一经传播,一时间产品价格急剧下滑,很快产品成本倒挂。可她坚持让公司按合同价收购农民的毛鸡,这样下去公司的损失不断扩大,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过去了,禽流感阴云不散。眼看着天天产品只进不出,5000吨冷库告急,产品大量积压,流动资金严重短缺,经营陷入了困境。此时的张丹英痛苦万般,甚至怀疑当初的选择是错误的……可当她想到,如果自己这个时候退缩,企业一旦有什么闪失,那华茂身后的1000多养殖户怎么办?她暗下决心,要撑住,不能倒,企业要做好养殖户的靠山。只要有政府支持,没有过不去的坎!于是公司董事会做了“筹资3000万元,按合同继续回收养殖户毛鸡,租赁冷库存货”的重大决定,并设法从工行贷款。正在企业困难之时,省市县出台了用畜牧发展资金支持企业的政策,帮助企业又一次走出困境。2014年5月市场恢复了,长达一年的禽流感终于扛过去了。企业虽然损失了几千万,却让养殖户看到了华茂人一心做大产业的坚强信念。
随着养殖户的不断加盟,华茂团队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也日益强大。到2015年初,华茂公司在全县14个镇建成肉鸡养殖大棚936个,肉鸡养殖加工能力达到5000万只,带动农村1000户、万余人从事肉鸡养殖、加工运输等相关产业,户年均纯收入5万元以上。2014年,华茂公司又投资6500万元,建成年产1万吨鸡肉熟食品的十三坊食品有限公司,公司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及国家农业部专家团队合作,以华茂三黄鸡为主料,以商洛山中的名贵药材,山茱萸、天麻、香苜蓿等为佐料,研发了四大类近百种产品,投产后年新增产品销售收入3.6亿元,利润总额3650万元,可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400多人。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打造“西北第一卤”产品品牌目标,并通过“丝绸之路”推向欧亚国家。华茂牧业也被省政府命名为“陕西省华茂现代农业示范园”、被省农业厅命名为“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
履责担当报社会
从开办企业15年来,张丹英始终坚持向社会做公益事业。她时时惦记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尽最大可能释放爱心。创业之初,就和家乡万湾村9名面临失学的孩子结成救助“对子”,每年为他们提供学费、学习用品和衣物,直至初中毕业。为桃花铺、化庙、双槽等11所小学1100多名儿童和教师捐制服装。每年为敬老院孤寡老人和孤儿、困难农民工子女捐赠钱物。连年为家乡70岁以上老人过九九重阳节,以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向妇联会“爱心妈妈邮包”寄钱,关爱留守儿童。无论县内的抗洪救灾还是全国范围内的救灾活动,华茂牧业公司总是积极伸出援助之手,带头捐款捐物即就是公司遭受“7.23”重灾的情况下,还向竹林关重灾区捐献了3万元,张丹英个人则一次资助了5名受灾儿童。几年来,她个人为公益事业先后捐款物达50多万元。公司还建立了贫困职工关怀机制,逢年过节组织慰问送温暖,遇到灾难事故出资救济,先后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达120多万元。
让张丹英最自豪最骄傲的事是为公益事业捐款,让她最伤心最纠结的事却是2013年的一次外出筹款。当年8月因禽流感事件公司被折腾的连三五万元都得拆借,而辛苦了一辈子的老父亲也到了弥留之际,在病床前尽孝多日的张丹英本想多陪伴父亲几日,恰在此时,她在北京开会认识的甘肃平凉的房地产商、全国三八红旗手杨大姐得知了企业的难处,答应给她帮忙融资。为了给公司尽快解决投资难题,她19日赶往平凉去拜会融资商,20日返回时父亲已撒手人寰,天人相隔。尽管这一月她为公司融资500万,可在父亲去世的最后时刻,父女未能相见最后一面成了她心中永远的伤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