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岁参加红军
关于1935年2月参加红军,刘老说:那是一次难得的好机遇,年成大旱无雨,地方上组织起来到菩萨庙去求雨,安排我与邻里刘伯谦的儿子打彩旗。一干人涌到庙上,有人说这里距县城不远,我俩便放下旗子,朝县城方向跑去。头次进镇安县城,看见大街道和各色店铺很新鲜,但奇怪的是街上行人稀少冷冷清清。这时碰到一个人走过来,我便问他:“这街上咋这样冷清?”那个人说:“红军要来了。”我又问:“红军是干什么的?”他告诉我:“红军是打富济贫救穷人的。”那时红军还没有进县城,我俩便留在前街等着看红军。到傍晚时分,红军不知从哪里进城了。有个红军干部拿着纸和笔登记着什么,走到我们面前,他和蔼地问起我们的家庭情况。我便回答说:“我家里很穷,父亲当长工,母亲死了,我住在婶娘家,上过几天学,能认得几个字,现在给人家当放牛娃。”
那个干部动员道:“你愿意参加红军吗?”我又问:“红军是干什么的?”“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是工人农民的队伍。红军要推翻黑暗的旧社会,为穷人打天下。”我俩点点头答应了,那人在纸上记下我们的姓名,领我们到陈先瑞师部参加了红军。那年我刚15岁,就跟着部队下郧西,历任师部勤务员、五路游击师战士、特务连打旗兵,行军打仗时扛着红旗走在队伍前面。1937年3月在陕北鄜县加入中国共产党。
战斗在鄂陕边的岁月
刘老的红军生涯,同鄂豫陕苏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工农红二十五军于1935年元月8日攻占长征中的第一座县城——镇安县城,发布《为占领镇安县告群众书》。接着,挥师向县东南,省委在镇(安)山(阳)边界店垭子、二里湾设立中共鄂陕特委及鄂陕游击总司令部,领导陕鄂边界“闹红”斗争。2月,特委书记郭述申、鄂陕游击总司令陈先瑞在当地黑龙庙戏楼召开大会,宣布中共镇安县委及镇安县苏维埃政府成立。下辖鄂陕第五路、第六路、第七路游击师,在镇、柞、山、郧、旬5县开展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斗争。刘老跟着师长孙光下到五路游击师,在米粮川、二里湾、西沟河一带建立苏维埃,开展均地运动。1935年7月2日,蒋介石在给陕西当局电报中惊叹“徐海东匪……已在袁沟口、牛耳川、米粮川、碾子河、黄土砭一带完全匪化”。同年7月17日,中共鄂豫陕省委代书记、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在户县南村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称这里为“镇柞苏区”。
刘老说,坚持陕南斗争时,他们跟着陈先瑞同敌人转大圈子。一次上到人迹罕至的秦岭,国民党军队还是围上来了。雪天太冷,冻得我们拉不开枪栓,有的战友中枪倒下了,病中的政治部主任郑位三被战士背着突围。危急时,英雄的红军战士一人拼命十敌难挡,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战斗,我们终于击溃了敌人,还缴获到一些枪支弹药。
当红二十五军北上,偶然作成中央红军长征落脚陕北的先导时,失去省委领导的郑位三、陈先瑞等,果断集中留在陕南的数百名红军伤病员及地方游击师骨干,组建起中共陕南特委及红七十四师,继续转战陕南各地,坚持苏区斗争。“西安事变”后,红七十四师驻防镇安、柞水两座县城,部队发展到1700多人。1937年全师翻越秦岭,移驻长安大峪口后,部队在驻防整训中,又扩大到2100多人。后来,毛泽东曾表扬郑位三、陈先端道:“你们保存了2100多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胜利。”这支红军部队在敌人围剿中成长壮大的奇迹,源于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也正是刘亚平等革命志士的正确选择。他们参加红军的情节虽然不同,但初心完全一样,跟着共产党,为人民打江山。
对红二十五军首长,刘老挺熟悉和敬仰陈先瑞将军。因为在陕南、到延安、南下中原、解放后在四川,他所在部队多归陈先瑞领导。至今,他仍能历数将军任红军师长、北京卫戌区司令、四川军区政委、兰州军区顾问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