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后,唐澍在保安街中弹牺牲。
18年后的1946年,石治民等又在这里领导了一支队伍——洛华游击队,并建立了两岔河区政府。
今年80岁的退休职工蔡忠杰先生对我说,那时候他10多岁,看见背枪的队伍过来,吓得躲在洛河边的豆子地里,大气儿不敢出。后来队伍在村子里做饭吃,不杀人不抢东西,他才从地里跑出来。
在那个岁月,洛河的水应该是红色的。清波之上是硝烟的味道。
山大沟深、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为躲避敌军、开展游击战争提供了一道坚实的屏障。
硝烟过后,时光流转。交通,成为一条必须要突破的生命线。
事实上,洛源的交通成为阻滞洛源发展的一大瓶颈。一场雨甚至可以阻断走出洛源的步履。
明代举人周梦麟,曾任四川彭县和山西汾西县令,在洛源就有因为一场绵绵春雨而“隔归路”的遭遇。有他的诗《三月洛源阻雨》为证:
春雨连朝夜梦寒,林园花色几凋残。
家山一水隔归路,对酒那堪燕子还。
现在,沿着洛源小镇的公路西去,翻过青冈坪,就是西安市蓝田县的灞源镇,沪陕高速灞源收费站。从洛源到西安不到1小时,每天都有一趟趟的班车往返于洛源镇、洛源镇下游的保安镇之间,使洛源镇成为洛南距西安最近的一个镇子。
但是,从县城一路西去,贯通保安、洛源和灞源的洛灞公路仅为四级公路,路面破损严重,成为洛南西出长安的阻塞。
公元2016年末,在曾经弥漫过硝烟味道的洛源,一条连接洛南和蓝田县的二级公路——洛灞公路,开工修建。
这是洛南连通沪陕高速的又一条便捷的大通道,是国道344规划网——灵武至东台线连接洛南与蓝田两县的重要线路。建成后,将有效改善洛南西部通行状况,对洛南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核心支撑和带动作用。
静静的洛源镇从此不会孤单,也不会沉默寡言。山大沟深,自然条件艰苦,地域偏僻,交通落后,这些曾严重制约洛源镇发展的难题,或许已经找到答案。
这是洛源在充满山光水色的喧哗、热闹之后的另一种味道:活力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