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刘剑锋

“ 下湖人”的叶家大院

保安街上的生意人
走出洛源镇,是洛河的第二镇——保安镇,洛河自西向东贯穿全镇。和洛源镇的宁静安闲相比,地控渭华的保安镇显得热闹了许多,有山有水,土地肥沃,是男耕女织、持家过日子的好去处。那些因灾荒、因生计而迁入的“下湖人”,找到了自己的第二个家园,他们在这里安家落户,生儿育女,于是,保安便拥有了一种别样的风情。
老镇保安
从南到北,称“保安镇”者为数不少。广东省连州市、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湖北省大冶市、湖南省宁远县、河南省叶县、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等都有保安镇,在陕西省志丹县也有个保安镇。
但是,位于洛河上并拥有众多传说的,只有洛南的保安镇。
和洛源镇宁静安闲相比,保安镇多了一些热闹和躁动。热闹和躁动或许与它的位置有关。
走出洛源,在保安这个地方,其河谷地带豁然而开,山水之间,平川廓然,田畴纵横,山水联手造就的是元扈山、阳虚山、金台山、书堂山、九焰山、鱼龙山与洛河川、蒿坪川、文峪川的“六山夹三川”地貌;且东去县城,西接洛源,南连商州,北壤渭华,与外面世界的交集比地域封闭的洛源畅通了许多;这里还有为数不少的“下湖人”,带来了南方别样的风情。
“六山夹三川”的保安隐藏着一个热热闹闹的过往。
得从3条古道说起。
《畅志》记载:“(洛南)至周则为武王归马地。”这至少告诉我们,洛南在周代的时候就应该有西去长安、北连渭华的道路。
事实上,洛南北连渭华的3条古道,就在保安。
在保安镇东边有条文峪河,沿文峪河北上,经瓦子坪,是一条通往华县的古道;向北经华岔至冢岭,是另一条进入渭南的古道,往南,越过洛河,进入商州,与商于古道连接;从保安沿洛河经张坪,到洛源镇,是通往长安城的古道。正因为保安为北控渭华的入山要道、西据入洛源的关口,不仅是木材、药材等出境运往关中各地的商贸重镇,而且是兵家必争之地。据史载,秦汉时这里便有了保安古镇。
因为是个商贾兵家必争的要镇,所以,“保安”之名是不是就因为祈求保佑此地平安而来?
保安街距县城25公里,距上游的洛源镇20公里。
镇子北依自秦岭绵延而下的蒿坪岭。清人王之球曾经写过一首《蒿坪岭》的诗,道出了与保安镇相依相伴的蒿坪岭如画的风景:
桥通流水映林间,水落高松万仞牵。
人遇穷愁肥转健,路惊险仄病忘怜。
岭云半掩岭边树,山雨遥冲原上烟。
东望重岭凝远滞,有怀泛酒学逃禅。
保安曾经有个竹林寺院,与华严寺、柏峪寺等曾被称为洛南的“八大寺院”。宋人强至,曾做过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在洛南写下若干诗文,其中一首《戏书保安寺院壁》,即以戏谑之言来写这里的竹林寺院:
僧言此寺从唐建,冠盖无人一到来。
还似长官居僻邑,不逢使者枉行台。
保安镇虽小,但是却不像洛源镇那样的安详、平静。每遇集日,横跨于蒿坪河的桥上、桥头十字,是保安街最热闹喧哗的地方。桥下是哗哗的流水,桥上是喧嚣的集市,别有一番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