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种麻人
返回的途中,车刚行驶不一会,看见路边的坡脚下,有几个人正在种麻。来了一趟,总要看看这个给大家带来希望的东西是如何种植的吧,强烈的求知欲促使我们停下车,和他们唠了起来。
“天麻是个懒产业,用疏林砍下的树木就地埋在林下,只要是带点坡度的阴坡根都可以,一种上就不管了,不用人经管它自己长,到年底一挖就能卖钱。”看得出这一家人对种天麻比较熟悉。从断断续续的交谈中我们得知,在这个时节,把桦栎树截成50公分长、3—5公分粗的节(粗些的还需要劈开使用),一般砍防火带的下角料即可,然后在林下挖30多公分宽的渠,在底上铺上一层桦栎树叶,把木棒依次铺开,撒上蜜环菌,盖上薄土,再铺上一层,再盖上土,就成了。当年秋冬季挖出天麻,大的直接卖,小的可以来年春季种上,到秋冬再挖再卖。
“家里有劳力的种完天麻还可以出门务工,没劳力的妇女小孩都能干,去年天麻价钱好,比我们打工强得多,今年听说村上要搞天麻切片和整麻包装销售,价钱估计更好,我就不想出门了,多种些天麻就行了。”听完介绍,怕耽搁人家干活,我们辞别了老乡,踏上了返程。
天麻的启示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商南的“四借四还”给产业脱贫带来了模式创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清油河镇也逐渐摸索和形成了“借菌还麻、借椿还芽、借苗还药”的发展模式。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现如今,碾子沟种天麻已发展到400多户,种麻小户户均500多窝,大户2000到3000窝,实现了贫困户种麻的全覆盖。一窝天麻按去年标准净收入30元左右,年底仅此一项,贫困户可以全部脱贫。目前,天麻的种植已覆盖了天麻优生区范围内的碾子沟、团坪、吊庄等村和社区,辐射到了全镇各村,小小的天麻已成长为一个带动山区群众致富的大产业。返回的途中,我们看到沿路不间断都有干活的农人,多半都是抢时间的种麻人。从他们满脸的笑容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脱贫项目给群众带来的实惠,愿天麻产业给辛劳的人们带来更多的喜悦,让全民富裕的梦想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