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最美达仁四月天

最美达仁四月天

2017-05-11 10:11:43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aaa.jpg

  “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和时行。”宜人而润泽的4月,染绿了山野,催开了桃花,也催开了蕴含在人们心底的千般憧憬。对于商洛地电公司的员工来说,今年的4月尤为美丽,因为在这个春光明媚的季节里,地电职工们再次前往镇安县达仁镇农光村开展入户包扶之行。

  扶贫行动暖人心上山采茶身影忙

  经过近6个小时的颠簸,中午时分大家来到了熟悉的农光村。大山深处的春天似乎来得更迟一些,和煦的春风吹醒了山野、田间,远方的山林里一株株桃树梨树正在开花,小河边的柳树迎风摇曳着柔嫩的枝条,田野边的油菜花也灿烂地相继盛开,一片片红,一簇簇白,一团团绿,一丛丛黄,处处是盎然的春意。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们一边欣赏山里的美景,一边快步赶往老乡的家,心情雀跃而温暖。

  山上的茶园已开始采摘头茬儿的嫩芽了,远远望去尽是忙碌的身影。看到路上身着蓝色工服的我们,采茶的老乡们乐呵呵地招着手,于是,大家都放下背包,纷纷上山和老乡一起采摘茶叶。茶叶的毛尖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青翠欲滴,我们大部分都是平生第一次采茶,边学边采,小心翼翼地摘采这些珍贵的嫩芽。

  天色慢慢暗下来,下山后,我们每一个人还要和农户一起商量制订今年的脱贫规划。远处的一个个农家院落升起缕缕炊烟,这样的场景熟悉而自然,因为这几年彼此走近相融,心与心紧密相连,农光村更像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园。

  农光村里变化大八旬老人搬新家

  我来到陈凤英老人的家,才知道她已不住在河边这间土房里了。支书告诉我,老人已搬到镇上和女儿一起生活。辗转来到她的新家,我禁不住四处打量,回忆起去年第一次见到老人时家徒四壁的情形,一切仿佛还是昨天……我拉着陈凤英老人的手,老人手心温暖,脸色红润,精神矍铄,攀谈的过程中看得出现在衣食无忧,生活也有晚辈打理,儿孙绕膝其乐融融。坐在阳台上,能感受到河对岸刮过来的暖暖的春风,桌前的平板电视正播放着戏曲,一派温馨热闹的景象,我相信老人再也不会寂寞了。临走,我从背包里取出头天晚上在城里买的一堆食品放在桌上,依稀记得老人除了牙齿和腿脚不好,身体还好,能吃一点能嚼得动的软糯的东西。到了耋耄之龄,儿孙满堂安享晚年,再加上生活条件的确改善了,我的心也放下了。

  乡村的夜晚,静谧而温馨。大家坐在老乡家里,吃着热呼呼的晚饭,感觉到灯光似乎格外的亮。原来是去年地电二期农网改造的实施,新建和改造了电力线路,供电能力大大地提高了。老乡高兴地说,电网改造后,他们也买了电饭锅、高压锅,蒸米饭又快又香呢。

  山里的夜,群星璀璨,久居城市的我们许久没有看到过这样美丽的星空了。这时,不远处又传来音乐的声响,那儿是今年新建起的休闲小广场,是农光村群众健身、娱乐的场所。沿途整齐的太阳能路灯,一到夜晚就把广场照亮,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这里虽然地处偏僻的一隅,却一样富有城镇的活力和生机,山里人的夜晚生活同样丰富多彩。

  清晨,通村公路上驶过一辆辆大巴车,原来是来乡村和茶园旅游观光的游人。是啊,这里的山水真是美不胜收,漫山遍野的绿意,河水清澈无比,一座座小木桥通到对岸的田间,处处可闻鸟鸣声,伴着潺潺的流水声,实在是城里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茶厂寄托致富梦来年再续帮扶情

  为增强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地电公司开展精准扶贫,立足本地资源,帮助村里建起了茶叶加工厂。这是农光村的“三带四联”项目,全村因残因病的93户贫困户自愿加入茶叶合作社,按照发展规划,2017年底都能实现脱贫目标。通过茶叶的种植、采摘、加工、出售,每一个入社的农户都能得到收益和分红。有这样好的产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能依靠自己努力,不用外出打工,实现就地脱贫。

  进入4月以来,村部的茶叶加工厂天天机器轰鸣,因为要赶在新茶上市的时候卖上好价钱。厂房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农户们在加班加点炒茶制茶。这就是农光村的春天,扎根这片泥土里的是去年地电员工带来的茶叶种子,沐浴着春的气息,生根发芽茁壮生长;这就是达仁的四月天,一片片绿油油的茶山回荡着响亮的笑声,描绘着地电人和包扶对象共同搭建的致富梦想。

  • 相关阅读
  • 看飞播造林“闯祸”记

      1974年清明节后的一天清早,公社放大站的大喇叭通知各大队民兵连长带领基干民兵上大圣山各个路口站岗放哨,保护飞机飞播造林。  那天是星期天,我就约上一群小伙伴上到房后的高疙瘩岭上去看飞播造林。心想平时...

    时间:05-11
  • 泡桐情缘

      午后得暇,仰卧沙发沐浴春日暖阳,才发现窗外那棵从不被太阳亲近的泡桐树已经开出了紫白色的花朵。倏然想起时节已近清明,是该回故乡看看那片伴我长大又陪母亲长眠的泡桐林了……  细想起来,我的...

    时间:05-11
  • 又闻槐花香

      黎明,被手机微信接连发出“嘟嘟”的清脆响声喊醒,原来是好友夏发给我的清晨第一声问候。夏说:“她昨天中午去摘槐花了,下午在家收拾槐花,蒸槐花麦饭,很香,很好吃……”读...

    时间:05-11
  • 五游月亮洞

      提及故乡的月亮洞,我心里一直有一种好奇。  她坐落于山阳县西南约45公里处的杨地与宽坪两镇交界处骞岭山系南岭山的半山腰间,距金钱河畔约300余米的悬崖上,属杨地镇三槐村辖内。她是山阳、商洛乃至陕西,甚至...

    时间:05-11
  • 商洛市区建成10座新型垃圾收集屋

      本报讯(田亚鹏)近日,走在商洛市区街头,你会惊奇地发现,曾经落地式敞口的垃圾箱少了,垃圾到处裸露乱堆放、污水横流、蚊蝇孳生、臭味弥漫的现象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整洁美观又大气的“小洋房”...

    时间:05-11
  • 陈登山的“种养”脱贫路

      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过后,我们来到柞水县红岩寺镇本地湾村小黑沟里陈登山的家。只见一排排整齐摆放的木耳架上,一簇簇木耳争先恐后的生长着,珍珠般的雨露还挂在鲜嫩的木耳上。  “这几场雨过后,我这30架...

    时间:05-11
  • 情系脱贫镌丰碑

    ——追忆山阳县王阎镇下派干部、口头坪村党支部书记李长庆 本报记者 赵有良 李小龙   2017年4月24日,一个让王阎镇口头坪村永远疼痛的日子。  “老刘、宁书记!动身了!”当天一大早...

    时间:05-11
  • 工地喋血

      真名  一  2017年1月1日,灰蒙蒙的天空夹杂着丝丝寒风,碧波荡漾的丹江河也少了往日的生机,大多数人都沉浸在元旦假期的欢乐之中。  下午4时许,一个报警电话打到了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有群众报警称商州区陈...

    时间:05-11
  • “不能啥事都寻政府……”

      文/图 记者 吕丽霞 方立 王聪 胡蝶  洛河发源于洛南县两岔河,于是这个镇子叫洛源。从洛源镇下行20公里,便是传说文字始祖仓颉创造文字的地方。或许是洛河文明的影响,或许是贫困山区的百姓更能体会贫困的艰难...

    时间:05-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