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记者 王聪
“大家快来看呀,各种图书、手工拖鞋二十元一双,两元一本……”11月26日,来自商州区的李小慧在商洛学院门前摊位认真地吆喝着,和她们一起在做“买卖”的有年龄相仿的朋友、企业家,也有残疾人,甚至还有几个小朋友,现场一派“赶集”的热闹景象。这是在商洛市妇联支持下,商州区东店子社区与巾帼志愿者协会联合发起的第一期 “义仓、义坊、义集”活动。
“义仓”是我国古代“储粮备荒”的一种社会习俗。岁丰谷贱时,国家收储粮食,以备不时之需。这种习俗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时代,在隋唐年间正式确立。社区居民在义集上申请公益摊位,将二手物资卖出,所得收益按不低于一定比例或者全数捐给义仓以帮助社会困难群体。
“组织这个活动,不仅要对家境贫寒、暂处困境的居民略尽绵薄之力,更是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区和谐,继承中华美德,以人文彰显情怀。”东店子社区支书王钢明介绍道。据悉,当日有20多家爱心企业和60多名志愿者参与了活动,义卖收入1100多元全部捐给了社会困难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