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精准施策强产业

精准施策强产业

2018-05-03 10:21:17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深度贫困村梁家坟精准脱贫路径探析

 

  本报记者 王尚锋

  满目皆山,道路蜿蜒。当驱车来到扁担山腹地的商南县十里坪镇梁家坟村,听到最多的是梁家坟村的嬗变——

  满山遍野的连翘花次第盛开,金黄色的花朵在山坡上随风摇曳。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似网状伸向大山深处,也伸向田埂和院落。曾经长满枯草的撂荒地、贫瘠的田埂里,纷纷栽种了药材、核桃、洋芋、蔬菜。山坡间、道路旁,不时有忙碌的身影,村里难找闲人。

  “大平地里不长麦,洋芋疙瘩吃不歇;地窖存蓄迎客水,核桃腌菜好待客。”曾被称为穷山寡水的高寒边远深度贫困村——梁家坟,贫困发生率一度超过40%。到2017年底,村民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立志要在3年内摘“穷帽”、拔“穷根”。

  这么大的变化和干劲,动力源在哪?4月10日,记者来到梁家坟村,探析精准产业脱贫的新路径。

  路子对头劲头足了

  贫有千种,困有百样。追求梦想,离不开正确的方向。开对“药方”,方拔“穷根”。

  梁家坟村地处海拔1100米的山区,沟峪众多,山坡面积大,10个组,425户1680人,其中贫困户216户790人。村民遍布在几十条沟峪的山坡上、小河边、山路旁。

  村里25度以上坡耕地超过一半,砂石化面积达三分之一以上。2014年,全村群众年均纯收入多数集中在2000元左右。

  “海拔高,存不住水;土石山,不长庄稼。群众辛苦干一年,只能挣个油盐钱。山多地瘦缺水,是梁家坟村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村支书刘学虎说。

  为生存,村民种苞谷、套小麦、饲养猪。土越翻越薄,越穷越垦,越垦越穷,年复一年,多数群众只能在贫困线挣扎。无奈只有走出大山,靠体力活在煤矿、金矿打工,因病因残致贫增多,撂荒地也越来越多。

  梁家坟人没有靠山吃山。大山犹如屏障,让贫困赶不走,小康进不来。“怎样才能脱贫?”成了梁家坟村两委班子的一块心病。

  “要脱贫,必须上产业!”刘学虎说,这些年,村里种过药材,搞过养殖,可都是小打小闹,没成气候。“人哄地一时,地哄人一年。路子不对,憋多大劲也使不出来。贫困依然是压在心头的一块大石头!”

  通过总结经验,梁家坟村一班人认为,产业是脱贫的抓手,是致富的关键,必须咬紧咬实不放松。再不能像过去那样怨天尤人,靠天吃饭,作为高寒偏远贫困山区,要想脱贫,必须坚持三个原则:立足村上实际,依托资源条件找路子;必须尊重群众意愿和习惯,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强支撑;必须尊重市场规律,灵通市场信息谋增收。

  “在产业类型选择上,坚持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做优一年生传统产业解决当年增收和温饱问题,做强特色产业解决短期脱贫问题,培植林果游长效产业解决贫困户脱贫后稳定增收问题。为此,村上确定了长抓林果中抓药,兼抓养殖短抓菌(菜)、一户一项目的思路,逐步形成林——菌间套、林——药间套、药——菜间套等多种沟峪、生态、立体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加,依靠环境优美和离5A级景区金丝峡近的实际,着眼长远逐步发展乡村旅游业,让户户人人有事干。”十里坪镇党委书记王重良说。

  措施实了 事有人干

  砥砺前行,需要清晰的路径,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才是精准扶贫的精髓。

  4月的阳光如瀑布般倾洒在梁家坟村放马坪组丹南菌种厂里,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在田埂里来回穿梭。

  “一天8小时,每天还有一顿免费午餐。一个月能挣2500元!”48岁的贫困户王勇一边忙活着挖菌窝、排菌棒,一边笑着说。

  “目前,组上15个贫困群众全部在丹南菌种厂上班,每人月均工资2500元左右。”丹南菌种厂法人代表、村监委会主任胡本胜说。

  胡本胜是村上脱贫攻坚第六产业基地——食用菌基地的领办人,也是商南县本胜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领头羊”。他借助高山密林的特殊地理环境,抓住市场供不应求的机遇,在镇、村大力支持下,依托菌种厂发展借袋还菇基地,种植天麻、猪苓等中药材,目前产业规模超过百万元。今年,他的目标是在已有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带领30名乡亲共同致富。

  “决战贫困,最大的资源是组织、是人才。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强战斗堡垒,吸引能人创业,才能有效带领群众走上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脱贫新路。”市政协副主席张永平说。作为扶贫联系点,张永平在梁家坟村做过不下6次的实地调研指导。

  聚合力、强核心、促脱贫。去年以来,村支部创新推行“两带两增奔小康”党建主题活动,着力强化支部、党员在干事创业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同时创新建立党员创业带富激励机制和支委产业分线包抓机制,通过争取包扶单位西安财经学院以及政府奖补等方式,筹集4万元创业带富激励基金,用于表彰产业大户和脱贫标兵,村上6名干部结合自身优势分线包抓6个产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支部为核心的“支部+基地+三无户”“支部+合作社+产业户”“支部+能人+务工户”三大脱贫模式,将贫困户都牢牢拴在产业链上。全村已发展高山蔬菜基地300亩,有47户无资金、无项目、无产业的“三无户”贫困群众在基地务工,亩产值收入3000元;发展核桃基地560亩,有27户贫困群众参与核桃产业发展;发展食用菌基地20万袋,有28户贫困群众从事食用菌产业发展。

  村支部本着“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理念,引导农户将山林入股合作社,合作社组织贫困户统一科管野生连翘,收益按山林主、贫困户、村集体、合作社2:3:3:2比例分红。目前,该村已规模化科管野生连翘4000亩,按每亩山林200株计算,预计盛产期毛收入可达70万元。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中,依托本胜食用菌合作社能人带动,将扶贫产业资金按照村集体和贫困户3:7比例入股,保底8%分红,有效带动贫困户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了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多赢”目标。

  产业兴了发展快了

  有了产业作为支撑,脱贫致富不是问题。

  白云,青山,绿草。在梁家坟村贺家沟,曾经的贫困户邢国宏、邢国强兄弟俩,借助村上流转回来的500多亩坡地和联系的贴息贷款,在上沟垴发展养殖业,在去年年底就脱了贫。

  “我养猪、酿酒,我弟养牛、养羊,我们兄弟比着发展养殖,看谁脱贫致富增收快。”生猪养殖户邢国宏兴奋地说。

  邢国宏妻子孙海英患病,加上两个孩子都上学,家庭因病因学致贫。从2015年开始,邢国宏通过借款扩展生猪养殖规模,去年销售了40多头商品猪和200多头仔猪,毛收入超过15万元。而邢国宏的弟弟邢国强,腰椎间盘突出严重,出不了大力,儿子又患有疾病,日子过得相当艰难。他通过早起晚归放养牛、羊,去年出售了20多只羊和9头牛,也实现了数万元的收入。

  “这里空气好,牲畜都吃草,纯正的牛羊肉,一到年底很抢手,很多人为了买到我的牛羊肉,10月份就来‘标记订货’,年底直接牵走,收益不错。”邢国强微笑着说。

  “农民心里都有本账,不吃亏、有利益,产业才能落地。”刘学虎回忆说,通过跟村民一起算细账:你自己种苞谷、小麦,1亩地也就挣二三百元,还没算人工;发展养殖业,平均一只羊上千、一头牛上万,利润比种植一般的庄稼划算,不靠天吃饭……

  嘴皮子磨破,人心焐热了。通过认真学习各项政策文件,村上结合实际,大胆创新扶贫的机制和路径,初步形成支部引领、能人带动、鼓励激励、区域统筹四种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基地入股、资金运营、加工服务、工程劳务四种集体增收途径,充分调动了干群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目前,梁家坟村成立的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贫困户社员300多人次,吸纳贫困户股金30多万,村上流转土地2100多亩,建成6个产业基地,村里常年务工的80多名贫困群众全部加入村劳务输出协会,带动贫困119户,户均增收4000元。充分利用产业技能培训、金融扶贫贴息贷款和扶贫产业奖补资金杠杆作用,鼓励激励群众在自有山林土地资源和基本种养技术的基础上,开展“小、简、快”型家庭种养殖,去年为45户贫困户办理贴息贷款、为210户产业贫困户发放产业奖补资金63万元,使全村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到去年底,全村撂荒地都种上了药果菜,土地租金也从以前50元一亩涨到200元一亩。村民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大关。

  村上产业发展和村容村貌的改善,吸引了众多村民回流。过去每年有500多人在外打工,现在已降至100多人。在外创业的能人刘涛、刘鹏等回到村里,组建劳务协会、施工队,他们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带领村民在家门口务工挣钱。

  “一个地方劳务输出的多少,就像一张晴雨表,反映着一个地方产业发展的程度。劳务输出少,说明当地产业发展快。”商南县委书记许水兆说。

  一年来,村上把“三变”改革及壮大集体经济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突破点、着力点,通过创办合作社、土地流转、资源开发、集体资金运营、资产入股等有效路径,着力增强村级组织的自身造血功能。梁家坟村在全县首批注册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争取集体经济启动资金50万元,共流转土地2100多亩,资金入股30多万元,梁家坟村去年的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全村425户群众全部纳入集体合作组织。

  在壮大产业和集体经济过程中,村上将民居改造、危房改造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围绕打造高山特色民俗村,去年以来谋划项目16个,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生活环境变美了,梁家坟村的“颜值”提高了。

  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梁家坟村产业的发展,并不止步于脱贫。要让居住在这里的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也要让打工的人从城里回到家乡,让留守老人和儿童得到照顾,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40多岁已花白头发的刘学虎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 相关阅读
  • 商洛市举办病媒生物防制培训会

      本报讯(记者 陈静)5月15日,我市举办创卫暨病媒生物防制培训会,创卫建成区内各级各单位创卫及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人员、相关行业执法人员740多人参加培训。市委常委、副市长武文罡主持培训会。   培训会邀请了国...

    时间:05-17
  • 商洛市部署高考中考安全工作

      本报讯(记者 张瑞)5月16日,我市召开2018年高考中考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就今年全市高考、中考安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委常委、副市长武文罡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高考、中考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

    时间:05-17
  • 丝博会聚焦

      本报记者 李小龙 李敏  盛世办盛会,合作谋共赢。  5月11日至15日,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安如期举行。这是一年一度的聚首,这是一场合作交流与洽谈投资的盛会...

    时间:05-16
  • 商洛的国家宝藏(十二)

      文/图 董楠 方方  洛南县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馆址位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洛南文庙院内。洛南文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占地面积3115平方米,为陕南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处古建筑群,其主要建筑有影壁、棂...

    时间:05-16
  • 敬老院里的“护士节”

      本报讯 (王秋韵) 为隆重纪念“5·12”国际护士节,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激发一线护理人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现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5月11日上午,市妇幼保健院的43名...

    时间:05-16
  • 商洛市开展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

      本报讯(记者 余婷)5月15日,市公安局联合烟草、金融等部门,在市区开展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副市长雷雨参加活动。  活动以“与民同心、为您守护”为主题,通过设立咨询台、摆放展板、悬挂...

    时间:05-16
  • 华为城市产业云展车走进商洛

      本报讯(记者 陈波)5月15日,市政府在市行政中心举办华为“城市产业云展车”商洛行活动,邀请华为公司专家讲解云计算大数据有关知识,并参观华为城市产业云展车。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豫琦,市委常委...

    时间:05-16
  • 第三届丝博会我市签约引资再创新高

      本报讯(记者 李小龙 李敏)5月11日至15日,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安举行,我市认真组织开展项目征集、签约、推介,积极策划招商活动,我市代表团推介签约项目232个,总...

    时间:05-16
  • 两游客穿越秦岭被困

      本报讯(陈涛)5月11日,西安两名游客从长安云溪山庄出发穿越秦岭牛背梁迷路被困14小时。营盘派出所接到报警求助后,立即开展搜救,于5月12日10时许,在牛背梁草甸监控塔附近成功营救两名被困游客。  5月11日20...

    时间:05-15
  • 小孩头卡栏杆消防及时救援

      本报讯(记者杨鑫通讯员石莉乾)5月12日20时许,商州区北新街一银行门口有小孩头部被卡栏杆内,情况危急,周围群众和孩子父母报警。接到报警后商州消防中队7名消防员第一时间赶到处置,经过救援孩子安全脱险。  ...

    时间:05-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