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商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商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2020-12-21 09:15:46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讯(闫浩 李怡卿 王展)今年以来,商州区紧盯安居才能乐业目标,精准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管理工作,使搬迁安置同产业发展、就业安排、社区管理紧密融合,让搬迁群众真正实现能住下、可就业、可发展。

  商州区通过“基地+贫困村+贫困户”模式,建立长效利益联结机制,真正将贫困群众牢牢镶嵌在产业链上,达到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全区统筹各级财政扶贫资金2.16亿元,建成牧护关、腰市、杨斜、夜村食用菌产业强镇4个,种植基地100个,注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141家;累计发展食用菌8000多万袋(瓶),采取“认领+认劳”“自主经营”模式,带动1.57万户贫困群众户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同时,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全区种植菊芋4.5万亩,带动1.4万户贫困群众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采取“集中式+村级电站”的模式,投资5.5亿元建成光伏电站60个62.7兆瓦,带动2.05万户贫困群众户年均增收2500元以上,基本实现贫困户中长期产业全覆盖。

  为解决搬迁贫困群众就业问题,投资3.5亿元建设的商州区产业脱贫示范园,目前已有商洛康利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商洛薛和巷电讯元件有限公司等5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园区,带动就业近800人,年可新增工业产值7.3亿元;随着招商企业的全部入驻和社区工厂的全面建成,园区内带动就业人数将达到2000人以上,实现工业产值10亿元以上。先后引进陕西商鹤开泰通讯电子有限公司、商洛鑫康融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搬迁点兴建社区工厂,让搬迁群众过上“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的新生活,实现“一人进厂、全家脱贫,当年进厂、当年脱贫,稳定就业、稳定脱贫”的目标。目前培育认定就业扶贫基地33家,社区工厂32家,带动就业7069人。狠抓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和自主创业,全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4.77万人次,自主创业469人,开发各类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7173个;开展贫困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1.2万人,就业创业培训10324人,实现缺技术贫困劳动力实用技术及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

  “十三五”时期,商州区全面建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项目45个,8824户33844人安置任务全面完成;集中安置点供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公厕、垃圾处理设施、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配套到位;完成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土地、房屋测量工作,黑山、刘湾、大赵峪等镇办12个安置点首次登记已完成,杨峪河镇吴庄村集中安置点和黑山镇集中安置点不动产权登记证书已颁发到户;45个安置点全部健全了村(社区)、安置点、楼宇3级治理网络;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保安、保洁及设施维护人员匮乏的问题,开发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公益性岗位338个,调整已搬迁公益性岗位人员到现居住地就近就业;积极推行“原籍管理林和地、社区服务人和事”模式,为搬迁群众办理居住簿,着力解决搬迁群众办事难、就医难、入学难、融入难等一系列问题,实现组织服务跟进城、群众办事不回乡。

  • 相关阅读
  • 扶贫重启人生路

      陈沛坤  家住丹凤县贾塬村的贾满涛出生于1973年,身强力壮、从事电焊铁艺加工的他一家四口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春,贾满涛在帮助本村村民伐树时,不慎高空坠落,导致胸12-腰2椎体...

    时间:12-21
  • 西北首个“国际慢城”落户柞水

      本报讯(周雯)12月17日下午,在国际慢城协调会线上会议上,国际慢城联盟总部为柞水县营盘镇授牌,标志着该镇正式加入“国际慢城”大家庭,成为西北首个、全国第13个“国际慢城”。  据悉,...

    时间:12-21
  • 商洛市出台医养结合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本报讯(张目泉)近日,我市出台深入推进医养结合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进一步加快推进医养产业工作开展,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的要求。  方案提出,将从发展健康医疗、...

    时间:12-21
  • “文化绿洲”汇聚强大精神力量

      本报记者 肖云  12月1日,我市首家智能化自助图书馆——书香商洛“城市书房”开放,当日漫天飞雪,仍然阻挡不住市民前来参观、阅览的热情,“对于我们这些爱读书的人来说,这是件值得...

    时间:12-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