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小龙 王江波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红中
商洛花鼓戏《情怀》剧照
商洛花鼓戏主演田敏英给学生示范花鼓戏基本功
秦岭胜境的秦风楚韵孕育了商洛丰厚的文化底蕴,滋养了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在众多的商洛地方戏曲中,商洛花鼓是最具典型代表性的独特剧种。2006年,商洛花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商洛花鼓,民间又称花鼓子、地蹦子,盛行于商洛市7县区,尤以商州、丹凤、镇安和柞水最为普遍。作为地方小戏,商洛花鼓原本表演形式简单,只有小旦、小生和小丑简单角色,演戏方式主要是唱跳结合,唱腔也是女声高扬,男声压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商洛花鼓与当地流行的山歌、小调融合,兼收渭南、华阴秧歌、迷胡小调,并改用商洛地区方言演唱,逐步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动听、朴实的地方小戏,其音乐曲调流畅优美,成为戏曲音乐中的“活化石”。
去年以来,商洛花鼓在国家、省艺术节上屡获大奖:2023年10月10日商洛花鼓现代戏《若河》荣获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大奖;2023年10月23日,商洛花鼓现代剧《情怀》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第三届全国花鼓戏优秀剧目展演”8台“大戏”之一;2023年12月9日,商洛花鼓现代剧《情怀》参加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并荣获优秀剧目奖。
唱响在五湖四海
“沉寂的山庄在变化,笑声朗朗喜哈哈。站在村口四下看,细看一户又一家……”2023年11月8日晚上,代表陕西参加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爱我中华”系列演出的剧目——商洛花鼓戏《情怀》,在上海大宁剧院精彩上演。演出现场座无虚席,掌声热烈,叫好声不绝于耳。
“真的很震撼,戏中人物的妆容、戏服以及唱法,让我们感觉到了秦岭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让我们体验到了不一样的西北文化。”当晚看完表演的上海媒体记者张女士说。“商洛花鼓在戏曲音乐发展演变历史的研究中有着‘活化石’的美名,这不是空洞的赞美,而是对其贴近群众生活的肯定,有幸能够在上海观看到商洛花鼓戏,唤起了我们对发扬民族文化的责任感。”上海电影学院博士朱晓琳对商洛花鼓有着极高的评价。
“商洛花鼓戏,曲调高亢明亮,欢快活泼,杂以当地的方言土语,载歌载舞,充满了商洛乡土气息,非常感染人。”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张婷婷在观看了《情怀》后也赞不绝口。
据悉,该剧先后被列入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度戏曲剧本孵化计划、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重点原创剧目专家支持项目、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项目以及陕西省2019年度舞台艺术创作项目,荣获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最高奖项——文华优秀剧目奖和优秀编剧奖、优秀表演奖、优秀音乐奖等,参加了由中宣部、文旅部、中国文联和原国务院扶贫办共同主办的全国脱贫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2022年,在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荣获优秀剧目推荐奖。
“《情怀》不仅在省市艺术节中屡获大奖,在全国艺术节中也同样表现不俗。之前总以为只有陕西人喜欢看花鼓,没有想到在上海、嘉兴、长沙等地也同样深受观众的欢迎。”商洛市地方戏曲研究院带队负责人告诉记者,观众的喜爱也让他们心里既高兴又有压力。
“只有守正创新,不断推出观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商洛花鼓才能受到大家的追捧和喜爱。”商洛市地方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淼说。
新中国成立以来,商洛花鼓经典作品层出不穷:20世纪50年代的《夫妻观灯》、70年代的《屠夫状元》、80年代的《六斤县长》、90年代的《山魂》、本世纪的《带灯》《情怀》《若河》……一个又一个优秀剧目,不仅唱进了商洛百姓的心坎里,也唱响了五湖四海,让全国各地的观众聆听商洛花鼓,了解商洛花鼓,爱上商洛花鼓。
传承在商山洛水
“花鼓越唱越有瘾,一天不唱不快活。太阳月亮笑呵呵,花鼓伴我走商洛。”《花鼓伴我走商洛》唱出了商洛人对花鼓的痴迷。
在商洛,说起花鼓,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辛书善老人。今年84岁的他是商洛花鼓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从1955年进入商洛剧团后,他一直从事花鼓音乐创作至今已有60多年的光景,先后创作了《六斤县长》《屠夫状元》《带灯》《情怀》等脍炙人口的花鼓作品。
“远看一堆柴,近看是戏台,锣鼓一声响,叫花子蹦出来。”辛书善老人谈起最初的商洛花鼓时说,“其实花鼓就是山民农闲时的一种自乐形式,起初,就是两个人的表演形式,一般多就地演出,道具少,化妆简单,所以人们把花鼓叫‘地摊戏’。”在创作花鼓戏的过程中,以辛书善为代表的传承者们不断改进,整理加工,反复实践,不仅研究借鉴秦腔、沪剧、川剧、莆仙戏及湖南花鼓等剧种的精华,又学习融化了民间扮高台,兜社火中的走马子、跑旱船、魔女子以及云云步、螃蟹步、高跷步、踢场步等乡土歌舞之长,将地方小戏变成兼容多幕连缀、唱腔刚柔兼济、音乐表现方式丰富多元的大型现代商洛花鼓戏。
正是因为商洛花鼓紧贴时代脉络,塑造出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才能在新时期现代戏创作中屡屡斩获全国性大奖。基层干部牛六斤带领大家勤劳致富的《六斤县长》荣获全国优秀戏曲剧本一等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等8个全国性奖项;城市青年扎根农村为山区教育奉献青春的《月亮光光》荣获曹禺戏剧文学奖和戏曲表演文华奖。如今,商洛花鼓不仅在商洛市地方戏曲研究院表演艺术家手上发扬光大,很多学校也开设了特色的戏曲社团,让孩子们学习戏曲基本知识,练习戏曲基本功。
4月18日下午,在商州区第三小学,一场花鼓戏表演正在进行。商洛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郝忠锋和丹曲艺术团的田敏英老师正在对孩子们做“唱念做打”戏曲基本功的辅导。
“花鼓作为商洛的代表性剧种,必须从娃娃抓起,除了在学校开设花鼓社团外,还要适当将花鼓引进课堂,让孩子们从小就打下商洛花鼓的烙印。”郝忠锋认为,花鼓传承要向民间拓展延伸,特别是让花鼓进乡村、进校园、进社区,以扩大商洛花鼓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普及性。
目前,商洛青年演员宋文刚、谢遥星等7名学生拜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辛书善门下学习作曲,专职编剧梁怀玉也在上海戏剧学院进修,导演培养、青年演员均已崭露头角。商洛市地方戏曲研究院以及商州丹曲大舞台相继组织开展戏曲(花鼓)进校园活动,积极挖掘艺术人才,为商洛花鼓培养更多青年力量。
融入于时代舞台
4月17日,在商洛市地方戏曲研究院排练现场,商洛市地方戏曲研究院副院长刘博和演员周婉怡正在复排传统花鼓戏《夫妻观灯》。每次排练时,刘博都要求演员做好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句唱词。
“《夫妻观灯》是花鼓戏的保留节目,老一辈艺术家对每一个剧目都精益求精,我们新一代戏曲人肯定要更加努力,在苦练基本功前提下不断创新,才会使传统节目更吸引观众,更加融入时代。”刘博感慨道,“传统的商洛花鼓节奏速度中庸,遇到需要表述紧张激昂的情绪时显得很难适应。尤其是在大型剧目中,冲突激烈、人物众多、性格迥异。”
为此,商洛花鼓创新并借鉴了多种节奏形态,形成了新的版式。现代花鼓戏《带灯》为了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和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唱腔音乐“筒子戏”“小调戏”“八岔戏”三种形式的基础上,就加入了商洛民间孝歌。
“这是一种创新,丰富了花鼓戏唱腔。”辛书善老人说。而节奏创新,旋律尽量保持传统特性更使得商洛花鼓整体音乐清新雅致,充满诗情画意,又增强了高亢激越的秦地特色,特别受到青年观众的喜爱。
“创新剧目是花鼓融入现代社会的重要方式,传统剧目添加时尚的元素更是必需的,要与观众在精神、思想和审美上产生共鸣。”商洛市地方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淼告诉记者。经过商洛几代戏剧艺人接续努力,商洛花鼓完成了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也为创新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剧团到戏曲研究院,我们持续深化院团改革、加强艺术人才培养、抓好精品剧目创作,同时还负责对花鼓和道情两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尤其是最近连续赴外地巡演,效果非常好。”谈到如今商洛花鼓的发展,李淼自信满满地说,“写商洛、演商洛、唱商洛,创作演出具有商洛地方特色的优秀文艺节目,传承和发展优秀地方特色文化,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我们的使命和初心。”
商洛山窝窝,处处花鼓多。眼下,商洛市各级文化部门致力于对当地非遗项目的保护,不仅成立了商洛市非遗保护领导小组,确定了商洛花鼓的传承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还建立了商洛花鼓档案,编纂出版图书和资料,对一些经典剧目进行录像保存,进一步将商洛花鼓发扬光大,让更多人看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肯定商洛戏剧非凡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的时代商洛地方戏曲传承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快构建商洛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培养地方戏曲创作人才,进一步提升市、县区国有文艺院团艺术创作水平。”市文旅局局长巩文超说。
尺水兴澜,鸣歌偕行!
悠扬悦耳的商洛花鼓,正在广袤的商洛大地上拔节生长,悠然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