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赏花经济”激活乡村旅游新动能
法官原乡美景
游客在花海中拍照
金凤山红梅花海让商州的春天更美丽
金凤山花海引来众多游客
本报记者 张 英
春到秦岭,花开商洛。近日,随着气温回升,商洛大地焕发生机,金凤山红梅、法官原乡油菜花、桃花谷粉桃等次第绽放,将城市与乡村装点成流动的生态画廊,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今年,我市紧扣“春到秦岭・花开商洛”这一主题,串联商州区“春来早・游商州”旅游推介、丹凤县桃花谷康养旅游等系列活动,将“花资源”转化为“花经济”,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赏花搭台 文旅出彩
3月25日,商州区金凤山景区新晋3A级景区的授牌仪式与文旅推介活动同步开幕。千亩红梅林中大批游客拾级而上,望江亭广场前,省级非遗商州花鼓戏与摇滚乐队同台献艺,文旅融合的创新表达赢得阵阵喝彩。同步启动的抖音大赛吸引100多位网络达人参与22℃商洛话题,借助短视频的传播力量,金凤山的美景和特色活动被广泛分享,成功实现文旅融合的“破圈”传播。
文旅集市上,各类商州非遗项目与特色美食争奇斗艳。商州剪纸艺人手法娴熟,一把剪刀在纸上上下翻飞,不一会儿,精美的剪纸作品便呈现在眼前;糖画摊位前,糖浆在艺人的勺子下,瞬间勾勒出各种栩栩如生的造型,引得游客纷纷驻足围观。吴庄豆制品散发着独特的豆香,手工酥饼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香菇、核桃等农特产品也凭借绿色健康的品质,成为游客们馈赠亲友的热门伴手礼。
摊主张师傅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激动地说:“政府组织的这场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了我的豆干,销量一下子翻了两番,太感谢了。”
景区东侧的松林里,古筝演奏的悠扬旋律与茶艺展示相得益彰,茶艺师手法轻盈,将千年茶道的韵味浓缩在这一方茶席之间,引得游客纷纷围坐品鉴,享受这片刻的惬意与宁静。
山脚下,李女士的凉皮摊前排起了长队:“最近来赏花的人,从早上到下午6点接连不断,一天能挣半个月工资。”
这场文旅盛宴不仅让市民们体验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都市休闲新范式,更激活了城市近郊的消费潜力。正如景区负责人所说:“我们搭建的不仅是赏花的舞台,更是都市圈微度假的新地标。”
赏花赋能 乡村增收
在丹凤县桃花谷景区,娇艳的桃花不仅装点了乡村,更成为连接美景与发展的桥梁,这个曾以传统农业为主的村落,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打卡村。
3月28日清晨,薄雾尚未散尽,漫山粉桃已在晨光中摇曳生姿。汉服巡游队伍踩着露水穿行花海,与低空盘旋的无人机编队共同绘制现代版“桃花源记”。“每年都来拍摄桃花,今年新增的沉浸式游园体验特别出片。”西安游客王女士举着相机穿梭在桃林。
以花为媒,美景变前景。在桃花谷附近,山野菜等乡土美食走俏,为农家乐经营户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景区边上“喜乐人家”农家乐飘出阵阵饭香,场院和屋内都坐满了游客。老板魏发治忙得不停:“打景区开园那年我就在这开农家乐,10多年来政府也是很支持,这几年景区名气大了,我这生意也越来越好,这几天营业额平均在五六千元的样子,平时每天就是一两千元。”这位曾经的庄稼汉如今说起旅游经头头是道,他笑道:“桃花树就是摇钱树,明天要接待一拨客人,足足200人呐,我得提前把材料备足喽。”
午时饭点,景区另一侧的水码头农家乐也迎来用餐高峰。大堂里服务员穿梭不停,翻台纪录不断刷新。“最多时一天能开100多桌,日营业额能冲到四五万元。”老板娘端着刚出锅的农家菜穿梭在满座的庭院里,蒸腾的热气与游客的谈笑声交织成独特的烟火图景。两家农家乐此起彼伏的忙碌景象,正是桃花谷“美丽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
为了让游客玩得尽兴,景区推出“桃花+”文旅套餐:非遗大戏唱响秦风楚韵,十里桃花谷变身沉浸剧场;千人饺子宴在竹林关古镇水街摆开阵仗,乡村集市上山货与手作争艳;古装少女穿行桃林时,轮滑少年正掠过写生画架。游客既能参与抖音短视频大赛抢拍“醉美桃花谷”,也能在花鼓戏擂台赛里学甩水袖,10多项活动让游客尽享春日好光景。
赏花兴业 振兴提速
清明假期,山阳县法官镇法官庙村的原乡景区热闹非凡。千亩梯田层叠错落,油菜花与麦田交织铺展,勾勒出一幅绚丽的田园画卷,每日吸引上万人慕名而来,公路上车辆排起的长龙有两三公里。
“清明假期,赏花游客量达3万多人次。这不仅让农家乐生意火爆,我们农产品电商中心的土特产也十分畅销,尤其是新上市的茶叶,特别受欢迎。”法官庙村党支部书记杨伟介绍,目前村上有7家农家乐,节假日期间家家生意火爆。
顺着青石板路往巷子里走,青瓦白墙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原始田园风貌尽收眼底,古朴韵味扑面而来。“我们这儿四季皆景,春有金黄油菜、夏有田田荷叶、秋有如画稻浪、冬有皑皑白雪,每个季节都有独特景致。”杨伟说。
随着当地乡村游持续升温,法官庙村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将千亩种植基地按照“一季油菜、一季水稻”的思路换茬耕种,既保障了粮食生产,又实现了田园景观的四季更迭。
同时,法官庙村还引入丹山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携手打造“油稻轮作”基地。通过创新合作模式,将农户与企业紧密捆绑,让农户深度融入产业链,共享产业发展红利,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这几年,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村上已建成8家民宿,开办了7家农家乐,实现了三产深度融合。谈及村子的发展,杨伟感慨道:“这几年,村里推行‘油菜轮作’模式,农业种植四季不断档,每个季节都能给游客带来新看点。在乡村旅游带动下,村民四季都有增收盼头,日子越过越红火。”
从昔日单一的踏青赏花到如今的“赏花+”多元发展,我市文旅融合发展热力十足。
3月29日,山阳县色河铺镇陆家湾村首届“田野风筝季”启幕,100多只风筝在田野上空升起,孩童欢笑追逐,田间满是生机。活动从3月29日持续至4月7日,涵盖达人风筝秀、番茄采摘、啤酒烧烤等丰富项目,吸引了1万多名游客前来观光休闲。
来自商州的李先生架起直播设备,感慨道:“这里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文之韵,我要让粉丝们看看新时代的乡村新貌。”
近年来,色河铺镇深学“千万工程”经验,打造“和美康养地・恋恋陆家湾”文旅品牌,建成农旅康养中心等产业基地,带动众多经营主体与农户,为乡村旅游筑牢根基。
赏花惠民 全域联动
层峦叠翠间,另一处秘境花海正悄然绽放。在镇安县,木王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千亩高山杜鹃迎来盛花期。4月2日,2025“大美秦岭・小城镇安”木王山杜鹃花季文旅宣传活动在此盛大启幕,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如粉色云霞铺展山间,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而来。作为西北最大的原始杜鹃林带,木王山拥有20个品种、树龄271年的古杜鹃群,1000多亩花海从3月下旬持续绽放至4月底。
“我们一行16人跟团从西安过来,这里的杜鹃花期长、品种多,是陕西境内难得一见的美景。”西安游客付云飞漫步花丛中感叹道。
据悉,景区与陕西自驾游房车露营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推出了多项优惠政策,陆续开展摄影大赛、科普实践、花季养生等系列活动。
活动现场还同步推出全国教师半价、西商文旅双城卡减免等政策,并与陕西自驾游房车露营协会达成战略合作,后续将开展摄影大赛、科普实践等系列活动。镇安县文旅局负责人表示,将统筹塔云山等景区推出差异化优惠政策,持续打造镇安东、中、西三条精品康养旅游路线。
目前,我市已建成10多处精品赏花基地,精心设计的7条春季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正串联起全域春色:从金凤山红梅吐蕊到桃花谷粉桃摇曳,从法官庙梯田花海到陆家湾风筝逐春,从木王山杜鹃花海到塔云山古寺钟声,每条线路都将生态景观与人文体验深度融合。正如市文旅局负责人所言:“我们不仅要让游客看到一朵花,更要让他们读懂一座城。”
繁花次第开,盛景迎客来。如今的商洛,从单季赏花到全季体验,从单一农业到三产融合,我市正以花经济为纽带,推动传统农业向农文旅融合产业转型。当城市居民在花海中寻找“诗与远方”,秦岭深处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