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奇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稳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不断拓宽群众就业渠道,实现城乡富余劳动力高质量转移就业,以劳务输出转移“小切口”推动就业增收“大民生”。
前几天,在柞水县零工市场,人社部门举行了一场热烈的欢送仪式。来自各镇(街道)的256名务工群众肩挎行囊,整装待发,他们即将搭乘“点对点”务工专车,奔赴宁夏和新疆,开启西芹采收和杏子采摘工作。
“我在抖音平台看到柞水零工市场招聘到新疆摘杏子工作,我就报名了,一来想挣点钱缓解家庭压力,二来还有个活干。”柞水县下梁镇明星村村民芦仕明说。
“我跟着这个零工市场外出打工已经有七八次了,这次又跟着他们去新疆摘杏子,一天挣200块钱左右,能待50天,能挣1万多块钱。”柞水县下梁镇嘉禾小区居民邓大喜笑着说。
作为零工市场的运营企业,柞水县众盛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以精准服务为抓手,深入各镇(街道)摸排群众就业意愿,针对季节性需求建立岗位数据库,采用“点对点”输送、专人护送等方式,助力务工人员安全到岗。同时,他们和用工单位签订标准化劳务协议,以规范化运营打消务工人员后顾之忧。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向各地用工单位输送了3000多人,接下来会持续向广大群众宣传就业政策、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柞水县众盛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瞿志华介绍。
今年以来,柞水县重点保障本地就业,着力推动转移就业,积极打造技能培训和知名劳务“双品牌”,不断扩大就业规模。截至目前,县零工市场已服务群众3.8万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36万人。
柞水县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谈维江说:“我们将大力实施‘党建引领、政企协同、产教融合、平台赋能’就业促进机制,线上常态开展直播带岗活动,让就业触屏可及;线下打造‘零工市场+驿站’就业阵地,实施‘点对点’集中输送活动,让群众就业放心舒心。”
近日,山阳县零工市场服务大厅内,电子屏实时更新招聘信息。在这里,求职者可以享受到职业介绍、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以前找零工只能找熟人介绍,现在市场里岗位多、信息透明,工资待遇也合理,还能签短期合同,干活更放心了。”求职者刘文丽说。
山阳县首个零工市场正式运营后,让灵活就业者告别了“蹲马路、等活干”的传统模式,规范化运营的零工市场实现了更稳定、更有保障的就业;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提供岗前培训服务,着力提升零工人员技能水平。
陕西迈思普电气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德旺介绍:“以前在公司生产旺季,临时招工困难,现在通过山阳零工市场能快速匹配到合适的人手,既节省了招聘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此外,山阳县依托健康医药、新能源等优势产业,通过“政策找人”精准推送就业服务,进一步拓展就业空间。同时,以“政府搭台、企业参与、劳动者受益”模式,推动产业与人才深度融合,为稳就业、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山阳县零工市场负责人李诗祎表示:“市场目前已与多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涵盖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等多个领域,日均提供岗位200多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人数千余人。”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持续擦亮“柞水耳农”“丹凤厨工”“商南技工”等劳务品牌,积极促进群众就业增收,筑牢民生保障线。截至5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91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