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时事综合

柞水土地流转推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柞水土地流转推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1-03-15 10:07:59

  本网讯 (张思琴 杜春香) 柞水县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机制,坚持土地流转与农业企业项目开发、新农村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结合,使土地流转“流”出特色、“转”出活力,走出了一条“流转与开发并举、企业与农民共惠”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柞水县认真落实国家土地流转政策,坚持“政策引导、群众自愿、市场运作、注重效益”的原则,采取土地集合、劳力集中、经营集约的土地流转方式,以汇生源、金台、杏坪三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为依托,引导农户通过转包、转让、租赁、入股、联营等形式进行土地流转。柞水县汇生源生态农业公司投资8900万元,租地200亩,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建设了120亩标准化设施蔬菜种植和80亩现代化原种猪养殖基地,去年完成产值3400万元,实现利税280万元,安置出让土地农民300多人,务工农民人均收入8000多元。卉丰农林公司、明月养殖公司依托金台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投资323万元,以每亩每年500元的租金获得118户238人的230亩土地经营权,争取国家对设施农业的专项扶持资金60万元,建起220栋温室大棚,栽植13个系列27个花卉品种,养殖1万头原种猪,并把出让土地的118户200名农民培训后聘为花卉种植和生猪养殖员工,每人每月可得到600元工资。两家公司通过订单生产,去年实现产值230万元,净收入80万元;出让土地的农户当年户均收入1.5万元,高出土地流转前6000元,高出非土地流转户5000元。

  目前,柞水县初步建立了“以企带农、以农促企、企农共赢”的土地流转长效机制,激发了农户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在15个农业龙头企业的运作下,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4000多亩,带动发展绿色农产品基地35万亩。

  • 相关阅读
  • 农业部:今年粮食总产要达1万亿斤 农民增收7%

      中新网3月12日电 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12日在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今年农业工作主要任务,是保持粮食总产要在一万亿斤以上,同时保持农民收入增加在7%以上。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12日在梅...

    时间:03-13
  • "一村一品"成为引领商州农民增收致富的排头兵

    金秋十月,商州区各个"一村一品"专业合作社丰收喜报频传,李河滩黄芩、元科蚕桑、南村胡萝卜、任塬大蒜、李岭烤烟和农家乐、黑龙口马铃薯、古路峪千亩中药材以及先前的黄鱼樱桃、刘湾虫子鸡蛋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让农民的腰包又鼓起了一大截。...

    时间:10-23
  • 洛南大力发展四大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近年来,洛南县紧紧围绕建设陕南农业强县的目标,大力发展烤烟、核桃、生猪、蚕桑四大农业特色产业,实行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市场体系建设三轮驱动,着力培育亿元农业产业集群,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时间:08-09
  • 柞水狠抓农业产业发展促农民增收

      2009年,柞水按照“突出区域特色、壮大传统产业、抓好园区带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农业发展思路,狠抓林果、畜牧、劳务、中药材等传统农业产业和新的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全县实...

    时间:03-09
  • 创新“三农”工作思路 努力促进农民增收

      镇安副县长周述朝  为了了解研究我县农民增收问题,创新“三农”工作思路,我深入乡村开展调研,对破解农民增收难问题,提出了粗浅的思路和建议。  我县农民收入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县各级各...

    时间:03-09
  • 促进农民增收 推动科学发展

      赵军  促进农民增收,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大局。解决占商南县总人口89%的农民增收问题,是推动商南科学发展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2008年,商南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08元,比2005年1486元净增922元,增长62%,年...

    时间:03-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