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要打造“一支队伍”。就是要打造一支“懂工业、会服务、善经营、敢创新、能干事”的抓工业经济发展的队伍,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智力保障,这是推动工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讲,就是要培育五支队伍:一是培育一支熟悉工业经济的政府系统干部队伍。一方面,要把熟悉工业经济、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干部充实到抓工业的部门,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另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提别是主抓工业的领导干部,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学习,搞好调研,提升能力,争当抓工业经济的行家里手,增强破解工业发展难题的本领。二是培育一支好的企业家队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企业家是极其重要的资源,优秀的企业家是我们发展工业最宝贵的财富。为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注重培养企业家,关爱企业家,褒奖优秀企业家,激励企业家放手创业、大胆发展。三是培育一支科技人才队伍。积极实施科技人才建设工程,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建立科技人才合作发展机制,以技术创新人才为重点,加快培育一批科技骨干人才,同时应积极引进一批优秀科技人才。四是培育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充分利用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技工学校和一些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加快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和实用型人才。五是培育一支招商引资队伍。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必须培养一批熟悉项目、热爱招商的招商引资队伍,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第六,要优化“一个环境”。就是要建设并优化一个工业经济良性发展的好环境,建设这样一个好环境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共同打造。
从政府层面来讲,必须下气力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打造支撑工业发展的硬环境。包括:一要有完备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这是创造竞争优势的关键。尽管近几年我市交通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区位优势进一步显现,但整体交通网络还不够健全,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改善运输条件,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同时,要协调推进水、电、气、通讯、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二要有完善的城市配套。城市是经济的载体,完善的城市配套,才能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城市与产业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城市功能越完善,越是能够留人、聚财。功能完善的城市,应该综合解决好衣、食、住、行和就业、教育、就医、娱乐等问题,创造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分层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各县区各部门都是环境的营造者,都要围绕工业发展这个大局主动作为,着力解决好这些问题,让企业家安心在商洛投资兴业。三要有优美的人居环境。坚持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巩固我市的生态优势。要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整治“脏、乱、差”现象,加大城市净化、绿化、亮化和美化工作力度,努力把商洛建成环境优美的宜居宜业城市。
其次,要打造服务工业发展的软环境。具体要优化四个环境:一要优化政策环境。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支持工业发展的各项政策,项目引进、土地保障、资金扶持、税费减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要进一步完善,并且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特别是市县区支持工业发展的财政专项资金要逐步扩大,产业引导资金重点要向工业企业倾斜,尤其是对纳入省上的20户重点企业,新增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0%要全部用于支持企业发展,同时要鼓励支持骨干企业上市融资。二要优化政务环境。着力营造高效的行政服务环境,切实强化保障和服务意识,减少和规范审批事项,不断简化办事程序,坚决反对“吃、拿、卡、要”现象。要继续深化“企业服务年”活动,实行各级领导联系帮扶企业制度,落实好“一企一策”措施,主动到企业去服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指导企业搞好生产。三要优化金融环境。要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建立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机制,定期不定期召开政银企合作联席会议,促进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要建立健全信用担保平台,积极整合并充分发挥市内担保公司作用,多渠道增加担保公司资本金,深化担保公司与金融机构的合作,逐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同时,要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诚信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推进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诚信建设,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四要优化人文环境。这里所说的人文环境,就是尊重、理解、支持企业家的环境。在当前的转轨时期,企业家在商海中搏击,面临很多风险和压力,每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无不凝聚着企业家付出的艰辛劳动和不懈努力,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帮助和支持。全社会都要尊重企业家的创造,理解企业家的艰辛,支持企业家的成长,特别是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破除“官本位”思想,真正做到在政治上关心企业家,在工作上支持企业家,在感情上亲近企业家,理直气壮地保护合法经营的企业家,对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企业家,要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和表彰,形成全社会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支持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