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 (通讯员 王怀祥 记者 王尚锋)2013年,我市累计完成投资10.35亿元,通过实施“丹治”流域、中小河流、安全饮水等项目建设,一批山水生态村镇星罗棋布般点缀在秦岭山中。
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市上启动建设丹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其中丹江干流城区段防洪工程完成投资1980万元,全省重点水源项目张坪水库完成投资8640万元。各地持续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修“四田”5万亩,新增恢复灌溉面积两万多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万亩。统筹考虑城镇建设、陕南移民搬迁,发展集镇、村级集中供水,全市建成288处农村饮水工程,组建124个供水协会和供水站,解决了24万人的饮水问题,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88%。
强化水保生态建设。我市按照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高点起步、打造亮点的工作思路,全面加快推进水保生态建设。丹凤县桃花谷成为全省首个水保科技示范园,申报国家级示范园项目已顺利通过技术评审。完成了“丹治”二期首批17条流域建设任务,完成投资1.2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6平方公里。二龙山清洁型小流域水保治理工程投入资金280万元,建成石坎和土坎相结合的复式水平梯田20亩,绿化美化了湖心岛、库岸线,建成300米生产道路和3个沉砂池,建设停车场970平方米,有效改善了仙娥湖景区环境。
加快防洪工程建设。全市累计投资1.75亿元,完成了商州大荆河、镇安县河、丹凤武关河、洛南石坡河等9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化堤防40.6公里,工程进度和质量位居全省第一。投资2350万元,完成了11座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全面实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建设,洛南、镇安、柞水三县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全面投入运行,有效地提高了防灾减灾能力。
大力开发水利产业。全市以发展大鲵养殖、休闲渔业、观光旅游渔业、冷水鱼养殖为重点,加快渔业产业发展,全年生产水产品2300吨,实现渔业总产值6600万元。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水电开发建设,大力开发水能资源,全市在建水电站6座,新增装机容量6.8万千瓦,其中镇安马家场、山阳宽坪一级电站建成投产,第二批增效扩容改造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镇安西坪、黑龙洞电站基本完成建设任务,二龙山电站等5座增效扩容试点项目并网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