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时事综合

聚力脱贫攻坚路 干群携手奔小康

聚力脱贫攻坚路 干群携手奔小康

2016-12-20 09:13:58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收益分红。按照“省市县联动、省供销社牵头、试点县参与、贫困户受益”的运作方式,精选丹凤华茂、洛南天玉、坤元三家企业作为全省首批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试点企业,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500万元,采取“政府(供销社)+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在扶持企业扩大产业规模的同时,带动2500户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和收益分红实现脱贫。目前,全市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已扩大到7区县123个企业。

  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入社参股。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资金扶持、专业合作社带动”的思路,通过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促使园区、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入社、参股分红、流转土地,与贫困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全市122个现代农业园区、75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产业扶贫的主力军。

  产业大户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依托市县区扶贫开发公司,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着力培育种养大户、营销大户,推行“政府+能人产业大户+贫困户”模式,通过农村创业能人和产业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目前,全市发展各类产业大户4387户,带动1.5万户贫困户融入产业脱贫大军。

  创新金融普惠型扶贫机制。针对贫困群众产业发展资金短缺、贷款难、担保难问题,商洛市制定了《商洛市脱贫攻坚金融扶持办法》,设立扶贫贷款担保基金,为贫困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扶贫贴息贷款。同时还在全市73个产业协会开展互助资金担保试点。目前,全市共建立扶贫贷款储备金2.4亿元,撬动金融信贷资金22亿元,可为4.4万贫困户提供扶贫贷款;投放扶贫贴息贷款11.02亿元,用于扶持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扶持带动贫困户5.06万户。

  镇安县在帮扶地方特色产业上大胆探索,开发的“农户贷”和“产业贷”丰富了精准扶贫内容,找到了群众脱贫致富资金缺乏的突破口,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先后引起省内外相关部门关注。该县筹措5000万元精准扶贫贷款储备金,由农商行按照1:8的比例投放贷款,免担保、免抵押,重点支持贫困户和有扶贫带动效应的经济组织,落实致富项目5000多个,扶持带动6500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目前全县有2家银行、4家保险公司参与金融扶贫,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扶贫构架。

  为了加快贫困村脱贫步伐,商洛市委、市政府和国家开发银行大胆创新探索出的开发性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商洛模式”,直击贫困村脱贫“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商洛7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在未来几年享受到70亿元贷款的“民生大红包”。当前,此项工作正在我市7县区全面实施。这一样板模式不仅可以破解贫困地区群众翘首期盼已久、地方政府想解决而无力解决的基础建设问题,为商洛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撑,也为全国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如今,“三带一创”产业脱贫,正在我市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的征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广大贫困群众,正搭乘在产业这艘“大船”上,借力产业发展的“东风”,找到一条摆脱贫困、驶向小康幸福的快车道。

  西川现代农业产业脱贫示范园是我市“三带一创”扶贫模式落地开花的生动写照。柞水县通过整合涉农资金以及国开行金融扶贫资金,一期投资3.5亿元,在西川流域建立西川现代农业产业脱贫示范园,按照“脱贫攻坚主战场、秦岭休闲养生谷”的定位,通过“产业园区+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休闲、观光等特色产业,最终将园区打造成高等级、高效益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扶贫综合体。目前,园区特色产业区、健康养生区、现代科技园区等都已建成,特色农业产业成为了柞水精准脱贫的助推器。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