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县黑漆河村依托海鑫现代农业公司,成立了香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帮助贫困户从食用菌龙头企业暂借已接种好的香菇菌袋,免费统一入基地大棚管理,待贫困户出菇获益后,再偿还所欠菇袋成本资金。这种“借袋还菇”脱贫模式,深受群众欢迎,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等中省市领导考察时给予了充分肯定。在黑漆河村“借袋还菇”的基础上,商南县继而在全县推出了“借袋还菇”“借鹿还茸”“借鸡还蛋”“借苗还果”的四借四还产业脱贫“组合拳”,从产业选择,到产业扶持,再到市场培育,形成了企业跑市场、合作社建基地、贫困户管生产的一条龙产业链条,让产业扶贫真正落地生根。
“五个一批”显成效
“一年前,走进大学校门,掌握一门技术技能,帮助父母过上好日子的梦想遥不可及,但市上出台的教育扶贫政策让我的梦想又出现在眼前。对于出生在一个因病、因学致贫家庭的我,上大学可以享受高额的两免一补政策,那一刻我激动不已。”在商洛职业技术学院2015级高职护理班就读的马旭同学欣喜地说。马旭不是商洛教育技能扶贫的唯一受益者,和她一起享受免费就读商洛职院政策贫困家庭子女就达到719人。
为了加快贫困山区脱贫攻坚步伐,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商洛果断决策,出台《教育脱贫实施方案》,从2015年秋季开始,在全省率先出台贫困户子女免费接受高职教育精准扶贫政策,计划连续用5年时间由政府出资,每年资助300——400名家庭经济困难户及移民搬迁贫困户子女免费就读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在学生录取、订单培养、创业就业上精准发力、综合施策,探索出了一条贫困山区教育脱贫的新路子。
市上还先后在职业技术学院开办10期村文书、村医培训班,来提升村级组织治理能力和文明建设,让更多贫困群众公平、公正享受政府更好的社会服务。
在商洛山区,每个贫困村的贫困状况各有不同,贫困户致贫原因也千差万别。商洛市委、市政府紧扣中央的“五个一批”战略,对现行的涉农民生政策项目进行了全面梳理,出台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意见》、“十三五”脱贫攻坚《实施规划》,以及产业发展脱贫、教育脱贫、易地搬迁脱贫、生态补偿、社会兜底等9个实战办法,对贫困村的情况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进行精准分析对症,逐村逐户落实“五个一批”脱贫路径,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和机制保障,确保不让一个贫困村、一户贫困家庭掉队。
目前,全市共通过产业扶持带动贫困户4.3万户;搬迁贫困户2.11万户7.7万人;投入教育扶贫资金6.9亿元,其中各类教育资助资金4亿元、教育项目建设资金2.9亿元,救助各类贫困学生46.68万人次,建设贫困镇村幼儿园11所,实施农村“全面改薄”项目58个,为贫困镇村招聘教师312名,交流轮岗教师198名;共向7.5万户贫困户发放生态补偿资金4300万元,安置贫困户1500多人,聘用贫困户护林员2800人;全市共实施农村低保4.01万户10.29万人、特困人员供养1.77万人、医疗救助5.43万人次、临时救助1.66万人次,发放农村低保救助资金12148万元,医疗救助资金8791.5万元,社会临时救助资金2701.4万元。通过“五个一批”扶持,年度可实现13.38万人脱贫,脱贫攻坚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