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时事综合

实干笃行着华章

——2023年洛南县经济社会发展回眸

2024-01-31 09:24:45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翻新后的宁洛友谊桥

  中电建绿色建材有限公司厂区

  2023年被命名为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的洛南县博物馆

  宁洛产业园

  鑫磊恒达绿色建材项目投产达效

  洛南县100MW光伏产业基地

  新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宁洛中学

  奋勇争先行致远,策马扬鞭又一程。2023年是洛南县发展历程中踔厉奋发、携手共进的一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回眸2023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紧扣全省“三个年”活动要求,聚焦全市打造“一都四区”目标,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锚定目标、苦干实干,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出台一系列稳增长措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4022.9万元,争取中央、省资金和地方专项债券资金24.28亿元、4.02亿元,分别增长15.8%、64%。坚持项目支撑,搭建“六库两线一码”项目管理平台,年度142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中电建绿色建材、九龙公司技改等60个“打粮食”项目建成投产,洛卢高速、卫岗乳业等40个项目加快建设,货运铁路、澄商高速项目前期工作持续推进。开展精准招商,成功举办康养地产西安推介会等招商活动13场次,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17%。优化营商环境,成立全省首家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中心,出台《实施营商环境突破年十二条措施》,新增市场主体2323家、注册商标300多件、“五上”企业14家,审管联动机制入选2023年全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典型案例,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

  产业转型提质增效。商洛经开区创建为省级经开区,九龙公司技改、中泰高纯石英砂等8个项目释放产能,煌朝真空玻璃等项目即将建成,中玻集团、金钼集团等企业持续推进,硅、钼、核桃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新建标准化厂房13万平方米,新增入园企业10户、规上工业企业5户,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4.6%,税收总量和增幅均位居全市第二,创下了近10年来历史新高。新建高标准农田4.7万亩,粮食产量12.46万吨、位居全市第一,全县烤烟面积、产量均位居全省第一。“果烟菌药畜菜”六大主导产业持续壮大,认定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家。“洛味缘”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企业46家,“洛南豆腐”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洛南核桃”被认定为省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洛南县被授予“陕西供港澳果菜种植基地”“国家核桃产业示范园区”,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文旅消费持续繁荣。花溪弄景区入选省级非遗特色示范街区,仓颉小镇升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古城镇被评为全省首批特色气候小镇。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被中国气象局授予“避暑旅游目的地”称号,获评“2023·深呼吸生态旅游魅力名县”“中国最佳生态康养旅游名县”。县游客服务中心对外开放,嘉宏酒店开业运营,成功举办2023“全能王”全国钓鱼锦标赛、仓颉文化旅游节、核桃节、豆腐节等赛事节会12场次,发布《你好,洛南》等城市宣传歌曲3首,全年接待游客人数和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06%和108%,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多轮次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排查,深入开展入户帮扶“五个一”活动,消除风险2500户8388人,守牢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宁洛模式成为苏陕协作中的“新样板”,核桃产业联农带农模式在全国产业帮扶大会上交流经验,农村智慧供水在全国水务高峰论坛上交流经验,全省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现场会在洛南观摩。以“两改两转三促进”为抓手,深入实施“3850”乡村建设示范工程,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2.3%,完成土坯(石板)房改造1383户、危房改造300户、抗震改造100户。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32个,培育“五小”庭院经济示范镇8个,建成三要灯笼沟、四皓“十里长廊”等农旅融合示范点4个、美丽乡村14个,古城镇红旗村被评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成立县、镇、村三级新业态公司123家,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部清零,7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省、市平均水平。

  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实施城市更新项目32个,柳林大道、华阳大道建成通车,13.4公里城区道路“白改黑”和河滨南路东段悬挑人行廊道全面建成,安装休闲座椅130个,城区20公里慢行健身步道循环圈形成闭环,高速路门户区改造及甘河综合整治如期完工,县河口桥、刘涧桥、洛中天桥完成改造,秦唐街公园对外开放。持续推进城市管理“十大提升行动”,17个老旧小区及5000户居民住宅燃气管网完成改造,洛南县被确定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省级试点县。洛灞路二期、黑留路等5条道路建成通车,47条通组路、联网路竣工投用,庵巡路、石寺路加快建设,国道344古城至县城段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全市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暨公路高质量建设现场会在洛南召开,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持续深化“双查”“快查快处”工作机制,依法查处秦岭“五乱”案件108起。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0天,洛河灵口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率分别达93%、44.7%,治理水土流失45平方公里,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可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通过省级评审。新增国土绿化6万亩,洛河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顺利通过国家林草局评审,获评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科学实施黄龙河流域分散式污水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通过省级评审。成立中华古柏保护中心,1.24万株古树名木全部落实“一树一策”,页山古柏入选“国家双百古树”名单,保护工作被央视报道。松材线虫病疫点全部拔除,县林业局获评全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行动先进单位。红仁核桃、亲农·溪乐谷等3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在《陕西日报》刊载。

  民生福祉不断增强。积极落实稳就业、保民生各项政策,就业创业工作受到省政府表彰。县、镇两级人大票决的95件民生实事项目已完成92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8.6%。完成永丰九年制学校“县管校聘”改革试点,一本上线率提高6个百分点。六幼、洛源中心幼儿园等5个新建或改造项目主体完工,八小、八幼启动建设,县体育运动中心项目进展顺利。中医医院迁建项目主体建成,县医院迁建项目加快推进,石坡卫生院创建为省级示范中医馆,景村、三要卫生院创建为省级医养结合服务中心。5所区域敬老院和3个城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投用,城关街道罗坡村创建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洛南县认真落实拥军优抚各项政策,获评省级双拥模范县。县图书馆新馆即将投用,“洛南草编”入选国家级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夜塬遗址考古发掘入选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面落实人盯企业安全生产单一包联和隐患排查整治“1236”工作机制,深入开展自建房、燃气安全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精心组织“县镇村三级联动”防汛应急演练,有效应对13轮强降雨天气,成功退出国家非煤矿山重点监管县序列,全省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演练和全市辐射事故应急演练在洛南举办。全口径政府债务率逐步下降,债务风险稳定可控。积极稳妥化解遗留问题,铂樾湾、金江华府“保交楼”进展顺利。规范运行“有事你找我”联系群众直通车机制,化解矛盾纠纷154件,受理率、办结率100%,经验在全省交流,“八五”普法顺利通过市级中期督导评估。深入开展社会治安专项整治行动,破获电信诈骗案件55起,全省公安机关“信息库”建设成果暨破案推进会在洛南召开,11年来首次获评“省级平安县”。

  • 相关阅读
  • 扭住重点 下足功夫 勇担新使命

      2023年山水园林城市骑行活动  秦韵教育城  陕西岭南佳泰新型绿色建材智能生产线  北宽坪镇广东坪村山水乡村  商洛北站  秦岭江山景区  南秦河生态公园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l...

    时间:01-31
  • 牢记嘱托 继往开来 奋斗新征程

      龙山公园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商州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区上下紧扣“一都四区”总目标和“五区&rd...

    时间:01-31
  • 在提质增效中绘就人民政协奋发有为新画卷

      2023年4月19日,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王宁岗带领委员视察调研秦岭山水乡村建设情况。  2023年7月11日,市政协开展“书香政协”委员读书、荐书分享活动。  2023年9月1日,市政协委员就市区文明城市...

    时间:01-31
  • 跑好监督执纪执法“第一棒”

      本报通讯员 侯 炜  信访举报工作,是纪检监察机关问题线索“主渠道”、政治生态“晴雨表”、权力行使“观察哨”,在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中...

    时间:01-31
  • 听群众说事 与群众议事 由群众定事

      本报通讯员 邹定胜  一座座人大代表联络站,一张张议政代表的满意笑脸,一件件票决产生的民生实事项目,全方位展现着商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动人画卷。  2022年11月17日,商洛市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专业代表联络...

    时间:01-31
  • 商洛市各部门认真传达学习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精神

      本报讯 连日来,我市各部门认真传达学习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市资源局  1月22日,市资源局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精神,研究部署全市自然资源系统贯彻落实举措。 ...

    时间:01-30
  • “小信息”发挥“大作用”

      本报通讯员 田 莉 陈聪利 寇 静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  五届商洛市政协始终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为履职的重要内容,多措并举,充分发挥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作用,聚焦&ld...

    时间:01-30
  • 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商洛代表团审议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法检两院工作报告

      本报讯 (记者 李小龙)1月28日,出席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的商洛代表团的代表们,认真审议了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省法院工作报告、省检察院工作报告和省地方立法条例(修正草案),大家一致赞同报告,并结合实际提...

    时间:01-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