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崔 文)“工作人员专程来月子中心为我办理公积金贷款面签,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近日,刚生产完正在休养的王女士,因不便前往公积金办理点面签而犯了难。得知这一特殊情况后,公积金窗口工作人员主动走出办公室,将服务送上门,让她备感暖心。
这一变化,源于市纪委监委对优化政务服务效能的持续监督。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聚焦企业群众办事痛点,督促行政审批部门深入开展“三减一优”(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优服务)专项行动,推动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25年以来,商洛市持续优化用地规划许可等审批环节,已为商洛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二期)、市康养产业体育运动综合体等7个重点项目快速办结许可,办理时限较法定要求压缩75%以上。
为精准发现服务堵点、检验改革成效,市纪委监委驻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将12345热线作为重要“探测器”,构建起“热线+督办+问责”联动机制。依托“营商环境监督码”,通过线上扫码评价与线下电话回访双线并行,实现对群众诉求办理的全过程监督。针对办事效率低、等待时间长等突出问题,督促市政务服务中心开展“清障”专项行动,对热线办理情况逐一“过筛”,推动问题整改到位。
在“监督—反馈—整改”闭环机制推动下,市纪委监委持续压紧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营商环境主体责任。“我们开展‘跟进式’监督,推动政务服务中心深入走访窗口、建立企业诉求直报机制,全面梳理事项流程和要件,层层压实责任。”市纪委监委驻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负责人介绍。在监督推动下,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顺利完成市政务大厅窗口由114个精简至78个,全面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今年1至7月,总办件量277355件,群众满意率100%。
此外,市纪委监委还推动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工作机制,确保企业群众困难有处说、有人管、能解决。同步推动建立“疑难杂症”会商制度,对办事中的难点堵点实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超时问责”,保障企业诉求件件落实、事事回应。通过“纪政联动”工作机制,市纪委监委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政务服务中心同向发力,形成监督合力,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让政务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