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孝竹)今年以来,我市围绕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与慈善事业规范提质两大主线,出台系列政策、实施多项行动,推动相关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在强化党建引领方面,市民政局印发《党建引领民政服务类社会组织培优增能三年行动方案》,为198家社会组织“一社一册”建立党建台账,目前已有103家社会组织成立党组织,62家社会组织选派党建指导员,实现党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双推进”。
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市民政局从培育扶持、项目落地、资源募集等多维度发力,在孵化培育上,指导商洛弘远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商洛彩虹公益中心、商洛惠灵智障人士服务中心3家社会组织成功入驻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通过提供办公场所、设施设备及专业孵化服务,助力其提升组织管理、项目运作与社会服务能力。在项目推进上,积极指导各县区对接财政部门,目前16个社会组织项目补助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七县区相关项目均进入实质执行阶段。在慈善资源募集上,市、县区两级慈善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累计募集款物970.34万元,实施帮扶项目14个,直接受益群众达1.5万人次。在专项摸排与社区慈善建设上,重点排查全市类似“心羽家园”模式、为大病患者提供生活照料的慈善机构,同时稳步推进“慈善幸福家园”建设,目前已建成735个,占比达56%,且各县区补助资金已全部落实到7个慈善社区建设点,项目有序推进。
在提升慈善公信力方面,市民政局牵头开展公益慈善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构建起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格局。联合市委社会工作部、财政局、税务局、红十字会等9部门,先后印发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下发协助函及转发审计通知等文件,为整治工作提供制度支撑。通过全覆盖摸底排查,明确全市从事公益活动的社会组织共59家(含13家慈善组织、35家非慈善社会团体、11家非慈善社会服务机构),坚持自查与抽查相结合,指导59家公益社会组织围绕内部治理、项目运作、资金管理、信息公开等关键环节开展全面自查,梳理问题5类58个,已完成整改35个,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此外,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民政系统慈善工作干部、专项整治协调机制成员单位人员及市级登记公益慈善组织负责人、项目与财务人员开展专题培训,54人参加培训,实现重点人群培训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