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的核心早已从十几年前的产品经济过渡到了服务与体验,但为何大牌们却与之背道而驰,不仅省去了免费的清洁保养服务,甚至把在美国推行的"无理由退换货"也入乡随俗地免了,堂而皇之地以一流的价格提供二流的服务呢?
撇开所谓的 "对于恶意退货的担忧",也许与本土消费者的"不在意"脱不了关系。有个做奢侈品腕表的朋友告诉记者,成本几万元的腕表,一旦经过镶钻处理,打出全球限量版的旗号,即便开价两三百万元依旧能够短期售罄。"国内有许多人购买奢侈品还停留在炫富阶段,或者说,买得更多的是品牌附加值,只要听到限量版三个字,马上趋之若鹜。 "
所谓的"炫富"归根到底莫不是一种情感认可,中产阶级们希望通过这一明显的物质符号获得群体的身份认可,甚至以此遮掩内心自卑感,因此,即便大牌们售后服务缺位,依然丝毫不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定,对他们而言,起码花大价钱买到了、心理上得到了满足感。(解放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