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瑞士钟表联合会(FH)的深度分析,瑞士对中国出口钟表的数额早已跃居全球前十名,几乎每一家大牌钟表商都从中国元素里获取了丰富的灵感,从表象的图式,到内在的文化气韵,它们都在努力捕捉着中国的形象。
中国渲染
同样的,菲拉格慕、巴利、范思哲等品牌也纷纷抢攻华裔荷包。菲拉格慕2012年推出了三款限量版“龙年”手袋,全球限量20个,以中国文化吉祥色——红色为主色调。精明的范思哲则推出特别设计的珠宝手提包,手柄为黄金打造,黑色包体上有镶金龙饰,限量生产210个,且只在亚洲销售。
相比这些奢侈品品牌推出单品,奢侈品巨头爱马仕干脆直接“中国化”。
早在2008年,爱马仕打出了“向中国早已存在的工艺致敬”的口号,和中国设计师蒋琼尔共同创建了“上下”这个中国品牌,定位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商品。在其官方网站上,展示着紫檀座椅、传统竹编座椅、薄坯瓷碗、手织羊绒服装、玉、玛瑙等。
同样的,国际顶级奢侈品牌万宝龙也把全球首家万宝龙概念店开到了北京。在北京地标性建筑三里屯Village北区,总共四层的奢华空间内,万宝龙专门开辟出一个开放的艺术空间,展出万宝龙品牌历史上的设计精品,以及全球范围内包括中国艺术家在内创作的杰出作品。“奢华品牌在中国的旗舰店概念店越开越多,但是万宝龙希望打造一个与中国消费者互动的交流平台,我们致力投入中国市场的决心是不容置疑的。”万宝龙亚太区主席兼总裁詹兆安如是说。
暗沉的小木格地板,雕花的红木桌椅,不断萦绕的老上海舞曲。一些非常中国的元素组成了“上海滩”(Shanghai Tang)专卖店的统一标识。
这个诞生于香港,用上海地名的中国品牌,是由香港某著名慈善家的长孙邓永锵于1994年创立的。创立初始,邓特意招揽了12位自20世纪初就以精湛缝纫手工而闻名的上海裁缝师傅加入。正是这些手工师傅的技艺,以精美的旗袍将老上海30年代的浪漫风情重现,“上海滩”瞬间成为一代唐装的经典。
2000年,“上海滩”被瑞士著名顶级品牌集团历峰(Richemont)看中并收购。作为全球第二大的奢侈品集团,历峰旗下拥有卡地亚、登喜路、伯爵、万宝龙等一批奢侈品牌。历峰的介入让上海滩逐渐迈向世界顶级品牌。
时尚产品和奢侈品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时尚品牌产品单一,而奢侈品牌拥有诸多衍生产品。因此,“上海滩”也在朝着这样的方向前进。而且,以字画、京剧脸谱、游牧民、紫禁城为主要图案的中国元素,不仅用在了服装上,而且还用到了从手表到小闹钟、瓷杯、T恤、浴袍、拖鞋、文具、茶具、雨伞、绒毛玩偶和豪华寝具等日常用品上。
中国买家
自从马可·波罗著书播扬他在东方奇妙经历的那个时代开始,欧洲人对中国的兴趣就一直有增无减。到18世纪后期,大量中国手工艺品和古玩进入了欧洲,在上流社会受到极大推崇。独特的异域文化气息深深震撼了西方,而浸润了数千年漫长历史的古老工艺,仿佛一把开启中国艺术圣殿的钥匙,赋予了西方艺术家探索这一神秘国度的无限激情。
想象中国的方式有很多种,审美的想象或许是其中最具魅力的一个。当时尚领域开始想象中国时,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纵横在时装、建筑、室内装潢、工业设计、珠宝首饰这些行业中,并围绕着长城、四合院、竹林、窗格等东方符号,创造出带有空灵飘逸、趣味独特的生活产品和日常美学。
于是,熊猫、长城、红腹锦鸡、凤凰、汉字符号……以前所未有的数量出现在钟表方寸之间。正如中国以及整个东方在经济和文化上重放光彩一样,中国风的盛行是不可避免的。其中最为诱人的,当然还是中国市场巨大的购买力。受金融危机影响,欧洲惨淡的消费局势令国际品牌将中国视为奢侈品牌的避风港湾。大多数奢侈品牌知道,如果没有中国奢侈品市场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奢侈品行业遭到的打击可能难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