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5岁学医,通过学习提升成为全市最年轻的主任医师之一;他内外科兼修,从基层医院的"全科医师"干起,成为小有名气的"汤一刀"。2013年12月,他率先引进并在我院成功开展了食管癌腔镜微创这项在西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的手术,造福商洛百姓。他的故事知者虽少,却不失精彩。
基层医院"全科医师"赢得好口碑
汤志刚,镇安县人,标准的70后。肤色黝黑,笑容亲切,言谈平和而缜密,性格沉稳而内敛。十五岁考入商洛地区卫生学校,88年到89年在商洛市中心医院的前身商洛地区医院实习。89年统考第一毕业,却拒绝了统分到铁一局一处的机会,回到家乡镇安县。从最基层的地段医院"全科医师"干起。
汤志刚酷爱读书,善于接受新事物。89年冬天,汤志刚值班时来了一位抱着2岁小孩的家长。孩子口唇紫绀,已深昏迷。小儿肺炎心衰并缺氧性脑病。汤志刚在寒冬的夜晚与当班护士一起整夜陪伴在患儿床前,按照当年最新《医师进修》杂志所刊登的"婴幼儿肺炎全国会议纪要"推荐的方式--每半小时静注东茛菪碱一次。直到第二天患儿苏醒。成功抢救了这名患儿使年仅十九岁的汤志刚很快在当地群众中有了很高声望,大家什么病人都来找他看。甚至有妇科病人都专程来找他看病。
"我再三解释妇科真不会,病人却一遍遍的重复'汤医生,我们知道你病看的好'"。回忆往事,汤志刚笑着说,看着病人真诚而又急切的眼神,他只能"赶鸭子上架",仔细询问症状。"我假装给患者说,要去上厕所,实际是回宿舍,查找那本唯一的《妇产科》教材,"汤志刚临时抱佛脚, 却详细记住了妇科检查的步骤及可能的治疗方法。然后才自信的给病人做了检查、开了药。
技术好悟性高人送昵称"汤一刀"
就这样,汤志刚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一路走来,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先后取得了自学考试西安交通大学临床医学专科及本科学历。1994年进入镇安县医院,从一名全科医生成了一名外科医生。从此手术室成了他最爱去的地方。
"切开、止血、缝合、打结"外科基本功迅速提高,很快便他便脱颖而出,在基本掌握了普外常见手术后,2000年被选派到四军大唐都医院胸外科进修学习。在唐都医院,面对从未接触的全新领域,汤志刚如饥似渴的学习理论知识,认真的参加每一台手术,管理每一名患者,得到胸外名家王小平教授的悉心指导,并被赞誉为"最有外科悟性的学生"。
再次回到镇安县医院后,汤志刚很快就成功开展了全肺切除,食管癌根治隧道式吻合、脾破裂修补、肝叶切除,全胃切除、门奇断流、保留乳头双侧乳腺切除术等高难度、新理念的手术。将镇安县外科的整体实力提高到了新地高度。被镇安县的患者及家属戏誉为"汤一刀"。
引进食管癌微创术造福一方百姓
汤志刚曾是全商洛市最年轻的主任医师之一。"琴心剑胆,医者仁术"是他的座右铭。2008年,时隔20年后当市中心医院成立胸心外科时,他再次来到市中心医院,这次他已是商洛市最年轻的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来到这个他从医之路的起点。
认真对待每一名患者!无论是手术还是换药。很快他便获得了病人及同事的认可。翻看胸心外科技术年鉴,自科室成立以来开展的近30项新技术中,近2/3是汤志刚直接参与完成的。胸心外科因比其他外科有更多潜在的风险,也被内行戏称为"凶外科"。当科室发展遭遇瓶颈时,他积极与科主任唐红涛沟通,瞄准胸心外科发展的大趋势,克服多种困难,先后在四川省肿瘤医院及中山大学肿瘤中心学习腔镜食管癌微创手术及肺癌等实体肿瘤消融手术。为科室的长远发展积蓄力量。经过一年的努力,汤志刚合作开展腔镜食管癌微创手术10例,自主开展腔镜食管癌微创手术2例,肺癌等实体肿瘤消融手术8例。求新、求变是他进步的动力源泉。
台湾著名医师柯文哲的一段演讲,使汤志刚印象深刻,更好的理解了他自己所从事的这份神圣职业的工作内涵:一个优秀的园丁无法改变春夏秋冬,他只能使花在每个季节尽可能开得美丽一点,医学的局限在于,再优秀的医生,无法改变人的生老病死,当一个医生,只是让人在生老病死之间活的好看一点!就这样而己。(宣传科 侯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