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坛画苑 > 书画欣赏

来自大阪的宋元明珍品

2013-01-18 16:34:22 来源:

  相传为王维所绘的《伏生授经图》也很有讲头,画的是汉初名儒伏生。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伏生把典籍藏于墙壁,使之得以保存。汉初孝文帝因其通晓《尚书》而派官员向他问学,于是有《书经》传世。唐朝褒扬儒学,伏生被封为儒家圣贤。画中的伏生瘦骨嶙峋,头戴方巾,身披轻纱,穿抱腹,袒露上身,坐于蒲团,倚几案,执书卷。王维的诗传世很多,但还没有确凿的绘画留存,只是有记载说他的画也很有名。宋徽宗在《宣和画谱》中记载“王维写济南伏生”,此卷在技巧上有唐朝绘画的特色,而且有宋徽宗的印,曾被认为是记载中的那一幅,但也有学者推断它是宋朝人的临本。不过它最珍贵的地方,其实是反映了当时一些服饰和用品的样貌。比如男人也穿肚兜(即“抱腹”),而且还是吊带的,抱腹外批轻纱也是高士常有的装扮。他所倚的几案是一种长条形的矮桌,两端案头有翘头,支脚是弧形的,这种形制在汉魏的壁画和画像石上常能看到,到了唐代依然沿用。

  整个展览看下来,如果用心的话,还能大致感受到中国画从宋、元到明朝的发展变化。北宋晚期画家燕文贵的《江山楼观图》,虽然还保留了北派画家的大山水场景、顶天立地的画法,但在细节处兼具南派特色,而且已经显现出南宋山水画的滥觞。展览中南宋的绘画主要是一系列团扇扇面,所绘山水显得很安逸,小小一个扇面,山水还都只占据画面的一小部分。再往后,山水相对人物画成为了绝对的主流,而山水画中,写实渐渐被个人心境的表现取代。司徒元杰认为,到了明朝,“画家们好像有点江郎才尽,于是开始大量在仿古的基础上,做一些变化”。

  出借这些珍贵作品的大阪市立美术馆是世界知名的中国书画典藏馆,它的古代中国书画收藏,以阿部房次郎(1868-1937)所搜集的 160 幅中国书画精品为核心。热爱中国书画的阿部自30岁起便醉心于收藏。他的收藏以清朝内府藏品与名公贵胄的珍玩居多,使唐、五代、宋,以至元、明、清的南宗文人画的脉络相连。阿部辞世之后,其长子阿部孝次郎于 1943 年将整批收藏捐赠给了大阪市立美术馆。通过这些被日本人收藏了 100 多年的中国书画,我们还能看到对中国人来说已经陌生了的装裱方法“宣和裱”。这种装裱方法的特点之一,是天杆上有两条绫带,称为“惊燕”,它会随风飘动,可以防止燕雀在天杆上栖息,避免字画被粪便弄脏。后来中国不用了,在日本却一直流传下来。(外滩画报)

编辑:苏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