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丹凤县

发展特色产业促致富

2023-11-28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记者 贾书章

  刘伟察看狝猴桃长势

  村民采摘狝猴桃

  深秋的暖阳照在丹凤县土门镇土门村的狝猴桃基地上,硕果累累的狝猴桃十分耀眼。

  11月3日上午,记者在土门村狝猴桃基地见到负责人刘伟时,他正带着留守妇女采摘狝猴桃。看着丰收的狝猴桃,刘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回乡创业 示范带动

  高个子、国字脸、大眼睛,这是刘伟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出生于1986年的刘伟是土生土长的土门村人,中学毕业后,他入伍成为一名光荣而神圣的军人,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服役2年,复员后到北京从事奥运安保培训工作,一干就是3年。后来,他在西安打工,专门安装空调。然而,当刘伟回到家乡,看到有些乡亲的生活依然困难,他的心被强烈地触动了。2018年,刘伟响应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号召,毅然回到家乡,想用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创业,带领群众走上富裕路、过上好日子。

  2020年,在村委会换届中,刘伟因在群众中有口碑而被选举为村委会副主任。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刘伟决定带头建设狝猴桃基地。如何打消群众的疑虑?刘伟开车拉着群众代表到西安市周至县、鄠邑区参观学习。在成功事例面前,群众代表信服了,说可以搞狝猴桃产业,同意让刘伟带头搞产业。

  参观学习结束后,刘伟带狝猴桃苗木回村栽植试验,获得了成功。不久,刘伟和陕果集团签订了狝猴桃技术管护协议,由陕果集团派出专家到村里进行狝猴桃种植技术培训,并全过程负责园子的设计、种植、管护等。

  2021年,在镇上大力支持下,土门村正式决定发展葡萄、狝猴桃产业。在土门村动员大会上,群众议论纷纷。而且,仍有群众不想种,认为发展葡萄、狝猴桃产业没有技术基础,管理难度大、投资高、风险大,很难成功;有的群众想试一下,但不知道怎么发展,既没技术,又缺资金,还担心销路,不敢大胆地干。

  刘伟说:“任何事情没有经过尝试,就不能说不行,搞种植大家有顾虑我能理解,但我会尽力解决技术、资金、市场方面的问题。我一定把这件事情办成功,为咱村找到一条致富的新路子。”

  说干就干,刘伟首先找到有发展意愿的农户,在土门村率先流转40亩土地种植狝猴桃。通过示范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与村委会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目前,土门村已流转土地330亩种植狝猴桃,产业园内现代化的喷灌设施齐全,种植的狝猴桃长势良好。

  传经送宝 服务群众

  2021年,由于刚刚开始发展狝猴桃,大部分群众缺乏实践经验,一部分狝猴桃苗出现了枯萎。见此情况,刘伟担心又着急,一遍一遍地看远程教育上关于狝猴桃种植的视频。他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开展各类专业技术培训20多场次,培训村级农业种植技术员10多人。通过远程教育,他让群众切实学到了一些实用技能,掌握了防治病害的核心技术,逐步解决了苗木枯萎的难题。经过科学管理,奄奄一息的苗木又恢复了生机。

  2023年7月,刘伟被推荐到北京参加中国农业大学“乡村经营管理人才(CEO)商洛专题示范培训班”学习15天,并到山东、浙江参观农业成果,这对他触动很大,更加坚定了他带领村民发展产业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目前,刘伟积极担任村狝猴桃种植指导员,不仅自学农村种植技术,而且手把手向群众传授狝猴桃树施肥、修枝、抹芽、病虫害防治、喷灌设施运用等技术;定期邀请县农业农村局专业技术人员到村上授课,为发展狝猴桃做好技术保障。在他的努力下,土门村的狝猴桃和葡萄长势良好,收益明显增加,预计今年收入超过20万元。

  敢于担当 强村富民

  刘伟认为,人要讲诚信,党员干部要讲责任、讲担当。过去,在心里没底的情况下,群众相信他,跟着他搞狝猴桃种植。现在,自己掌握了各项种植技术,成功了,就不能失信于民,要兑现过去向群众作出的承诺,帮助群众重新找到一条致富的新路子。

  在刘伟的示范引领下,土门村已发展狝猴桃330亩、“阳光玫瑰”40亩、“妮娜皇后”30亩。

  土门村困难户刘海长今年50多岁,刘伟安排他长年管护狝猴桃基地,年收入2万多元。现在,刘伟的水果产业园年累计用工900多人次,平时安置10多人除草、疏花疏果、修枝,每年为务工群众发放费用10多万元。

  刘海长说:“我一个50多岁的人,身体不好,外出打工没人要,在园子里有事干、有收入,多亏有咱刘伟在前头带着干,感谢刘伟!”

  在刘伟的努力下,土门村引进英武农业科技公司建起产业园,种植金银花260亩,建起49个育苗大棚培育白及苗、苍术苗70亩。

  由于工作出色,刘伟多次受到市、县、镇的表彰奖励。下一步,刘伟计划联合其他村的产业种植示范户成立一个种植协会,不断巩固和扩大水杂果种植面积,增强科管能力,提高产品质量,积极拓展外销市场,力争在5年内形成一定规模,为群众闯出一条新的致富大道。

  • 相关阅读
  • 丹凤开展拔河擂台赛城区职工月冠军赛

      本报讯 (通讯员 杨 威)11月27日晚,丹凤县“冠军之夜”全民健身拔河擂台赛城区职工月冠军赛在县中心广场圆满收官。   近年来,丹凤县利用“五一”等重大节庆日举办了多场拔河赛事,邀请了市内各县区参加活动...

    时间:11-29
  • 棣花镇三产融合示范园葡萄星球主题乐园开门试营业

      11月26日,丹凤县棣花镇三产融合示范园葡萄星球主题乐园开门试营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游玩。  (本报记者 谢 非 摄)...

    时间:11-28
  • 小小平安短信 温暖商镇民心

      “平安商镇是我家,平安建设靠大家。增强平安意识,防范不法侵犯,讲法治、守公德,争做文明市民,强防范,保平安,共建美好家园。”近日,丹凤商镇干部群众的手机上收到了这条来自商镇党委政府发出的...

    时间:11-28
  • 丹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水利行政服务效能

      本报讯 (记者 巩琳璐)深入企业把脉问诊,为水利项目提供上门服务,开展常态化走访调研,分头宣传惠企政策,实行用水服务业务办理“一趟清”服务……今年以来,丹凤县按照“三个年”活动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着...

    时间:11-28
  • 丹凤强化政治监督效能

      本报讯 (记者 张 英 通讯员 索志锋)“县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监督责任是否落实到位,你们采取了哪些措施预防其中的廉政风险,保证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搬迁到位?”“请你局严格落实项目建设主体责任,强化项目管...

    时间:11-28
  • 丹凤科普惠农助推乡村振兴

      本报讯 (通讯员 程毅飞)今年以来,丹凤县以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核心,不断加大农村科学普及力度,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   丹凤县高度重视农村科...

    时间:11-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