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丹凤县

王塬村的新气象

2024-10-09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记者 米子扬 南 玺

  冬枣种植大棚

  刘董在查看冬枣生长情况

  黑白相间的柏油路、生动形象的立体墙绘、古香古色的传统作坊、设施齐全的活动广场……初秋时节,记者来到丹凤县竹林关镇王塬村,仿佛置身于浓墨重彩的山水画中。

  王塬村位于丹宁高速竹林关出口1.5公里处,G345国道穿境而过。近年来,该村大力开展秦岭山水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移风易俗,曾经基础设施薄弱、特色产业不明晰、贫困群众发展动力不足的贫困村,摇身变成了乡村振兴的样板村。

  治理有效

  “支书啊,非常感谢前阵子你在中间说和,帮我调解跟邻家的矛盾,要不然跟他们抬头不见低头见,还怪尴尬的。”9月23日,记者刚走进王塬村党群服务中心,就听见一村民对村党支部书记李晓成说。

  原来,前阵子该村村民因为屋檐流水的问题与邻居发生争吵,原本和谐的邻里关系瞬间变得僵硬。李晓成知道这一情况后,及时了解双方的诉求,将他们之间争吵的问题化解,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这只是王塬村坚持党建引领、让服务阵地活起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王塬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多举措持续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积极作用,广泛发动各方力量,让村庄“一时美”变为“时时美”,筑梦和美乡村,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建立‘和为贵’调解室,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让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赢得了群众好评。”李晓成介绍,当前村上参照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标准,建成便民服务室等8个功能部室,优化设施配备。同时,在便民服务室设置自助服务区、办事等候区,推行一次性告知、帮办代办等制度,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

  在积极调解村民纠纷,促进村上产业发展的同时,村“两委”班子还勤练党务基本功,通过“第一议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乡音党课等形式,先后开展政治理论、党务知识、惠农政策集中学习培训23次、红色教育2场次,推荐3名村干部参加市县“乡村CEO”培训和高素质农民培训。

  “现在,全村树立起了‘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建、大家管’的理念,以党员引领群众、群众带动群众的方式,形成共谋共建共享共管的良好氛围,村里的环境旧貌换新颜。”镇包村干部赵静说。

  产业兴旺

  以前的王塬村,虽然紧邻国道和高速路出口,交通便利,但村上的人都会选择外出务工。而现在很多人选择回到家乡,这离不开乡村产业的发展。

  在王塬大桥的尽头,王塬村网销直播中心很是引人注目。

  “这间直播中心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筹建,主要以直播带货和网店的形式,承担着本村和周边村民的农特产品回收、包装、销售和群众生活用品的网购派送服务,解决群众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村干部刘敏玲介绍,网店走的是传统电商的模式,在淘宝、拼多多等平台都有网店,现在兴起的直播带货她也负责一些业务,帮助村民卖了不少特色农产品。

  一个小小的村子就有网销直播中心,村上都有什么产业呢?

  带着这样的好奇,记者走进了冬枣园和香菇产业园。只见一排排整齐的大棚坐落在村中间,里面种植的冬枣现在已经挂果,负责人刘董介绍:“冬枣是分批种植的,现在有的已经挂果,陆续在直播平台上销售,同时移民小区的群众也会争相购买。”

  “2021年年底,村上的香菇产业园正式挂牌成立,虽然刚开始那两年香菇市场饱和,可能没有达到预期收益,但近期香菇订单接连不断,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香菇产业园负责人介绍,当前村上有食用菌大棚68个,年产香菇20吨,今年还在香菇产业园建成了气调库,为后期发展反季蔬菜创造了条件。

  除了冬枣和香菇,王塬村还因地制宜在山上建起了千亩红仁核桃园。产业发展起来后,不少走出去的年轻人开始回乡创业。

  “以前年轻人都往外面跑,这两年回村里创业的人还不少。”李晓成说,村里围绕“康养王塬”发展定位和“山上山下”产业总体布局,推行党组织书记联点、委员联项目、党员联群众“三联”机制,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鼓励和支持党员创办致富项目。

  新的产业有了,村上还开设传统手工挂面、竹编、木工、酿醋等手工艺作坊,建成传统作坊4个、电商中心1个、康养馆1处,形成“三园四坊一中心一馆”产业格局,带动116户群众年均增收1.1万元。

  乡风文明

  夜幕降临,村民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走进村文化活动中心,或在石凳上畅聊、或跳起广场舞,享受着秦岭山水乡村建设带来的成果。

  “在建设乡村之初,我们将群众的小庭院进行统一规划,就地取材,用毛石、青砖打造,3D墙绘点缀,结合乡村旅游,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亮丽风景。”李晓成介绍,村上以建设秦岭山水乡村为抓手,整合废弃的棚圈修建休闲口袋公园3个、小花园22个、小菜园10个,形成家家有家园,户户有花园格局。今年7月份,还重新修建以“中国红”为主题的智能版路灯,提升了村民夜间乘凉的体验。

  在村“两委”的努力下,村上不断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着眼于村民的生产生活特点,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和价值观念普及入手,切实推进乡风文明,开展群众民俗文化活动,评选“十星级文明户”“五美庭院”,表彰“好媳妇”“好婆婆”等,引导人们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间,成为推进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竹林关镇党委书记杨富滨介绍,为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镇上始终坚持以乡风文明之“魂”引乡村振兴之路,将乡村振兴与乡村文明行动相结合,营造“移旧俗、除陋习、尚科学、倡新风”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形成“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道德新风尚。

  • 相关阅读
  • 丹凤天麻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本报讯 (通讯员 樊利仁 刘杰 赵宇)10月8日,笔者从丹凤县发改局了解到,9月28日,丹凤县良种天麻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被省发改委、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信厅、省商务厅、省文旅厅、省林业局等六部门认定为省级...

    时间:10-09
  • 丹凤坚守节点“纠四风”

      本报讯 (通讯员 张 超)“请提供一下今年以来你们单位‘廉政灶’公务接待明细台账……”国庆节前夕,丹凤县纪委监委督查组深入各单位,开展纠治“四风”检查。   国庆节前夕,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丹凤...

    时间:10-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