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樊利仁 贺 甜)6月23日,笔者从丹凤县就业服务中心获悉,今年以来,丹凤县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力促进群众就业增收。截至目前,全县劳动力转移就业5.33万人,其中就近就地就业1.7万人、市外省内转移就业1.54万人、跨省就业2.09万人、创经济收入5.5亿元;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407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60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0人。
丹凤县积极落实就业政策,挖掘就业岗位,聚力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县上建立了全县失业人员台账、落实干部包抓责任和上门推荐岗位等就业援助帮扶。围绕“人社工作进园区”活动,积极开展就业服务进企业、进镇村(社区)、进机关单位“三进”活动,建立企业用工缺工清单台账,实行服务专员包抓责任制度,为全县43家重点企业推送岗位信息12期,解决用工172人,为商洛市重点企业商洛比亚迪输送300余人。抢抓苏陕劳务协作工作机遇,积极打造“丹凤厨工”劳务品牌,以运营机构、培训及实训基地、评价中心、孵化基地、职业介绍机构、驻外劳务工作站“六位一体”的建设模式,辐射西安、南京、温岭等地,目前累计带动丹凤当地农村1.2万人就业,其中带动脱贫人口就业3000余人,“丹凤厨工”被认定为陕西省级劳务品牌。丹凤县围绕“线下+线上”双频招聘模式,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就业访民情”等活动,同时利用线上线下、直播带岗等方式,举办专场招聘会10场、线上招聘会73期、手机靶向推送岗位11期,直播带岗240余场,吸引企业40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1.6万个。组织“点对点”劳务输出28批次1180人,有组织向渭南、湖北、安徽输送季节性务工人员164人。积极开展创业专家指导团“一对一”现场指导,共培育指导认定创业户5户,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2.5万元。落实“三级两线运作”和政银企担“四方”协同的创业担保贷款“113”工作机制,加大推行“信用村(社区)+就业帮扶”模式,完成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笔2360万元,其中6家小微企业2200万元,扶持创业17人,带动就业12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