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樊利仁 杨 俊 汪丹)8月1日,笔者从丹凤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获悉,丹凤县积极探索建立参军礼送、立功庆送、退役技送、联心爱送、典型培送“五送”尊崇工作机制,营造“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的浓厚氛围。
参军礼送全家光荣。每年春秋两季,县级四套班子在县城中心广场集中举行新兵欢送仪式,赠送参军“大礼包”,沿中心街游街,营造“一人当兵、全家光荣”氛围。出台《大学毕业生参军入伍优待激励措施》,组织新兵家属99人免费体检,协调退回1名现役军人彩礼10万元,解决3名家属就业、5名家属就医、6名军人子女就读问题。
立功庆送史志留名。探索为现役军人家庭庆送立功喜报与春节等传统节庆等重大活动相结合方式,为103名荣立三等功和3名荣立二等功现役军人家庭庆送立功喜报,连续3年制发立功人员“光荣榜”,并将三等功及以上立功人员载入《丹凤年鉴》,实现“名留青史”。走访慰问边海防官兵、三等功及以上家庭100余户,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660万元,宣传最美退役军人8次。
退役技送助力转型。助力退役转换角色,“一站式”做好报到登记等27项服务,将工商登记、税收优惠等列入固定培训内容,开展适应性培训2期,69人享受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组织146人参加高职扩招并给予资助,20余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享受加分政策。支持退役军人在乡村振兴领域创业就业,组织退役军人及家属招聘会9场次,发放创业贷款1000余万元,税收减免100余万元,发放退役一次性经济补助金600余万元,转移就业100余人,推介17名退役军人在县内企事业单位稳定就业。
联心爱送鱼水深情。制作1000余张退役军人服务联心卡,受理咨询200余件;落实立功受奖、重要节日、重大变故等必访制度,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联访、接待面访等走访1000余人次。成立全市首家县级拥军协会,发布首批社会化拥军清单,推出医疗康养、餐饮住宿、商贸商超等4类13家社会化拥军单位。设立退役军人关爱基金,发放各类关爱基金31余万元。安排退役军人参加医疗巡诊,动员社会力量组织义诊,军人及家属获得感、荣誉感明显提升。
典型培送永葆作风。挖掘退役军人典型,开展了四届“最美退役军人”选树活动,全市首家开展“三代从军 爱我国防”红色家庭评选,激发“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强大动力。激励退役军人担当作为,培育“兵支书”66名、“兵教师”3名,推荐评选省市“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劳动模范”等7名,全县退役军人当选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0余名,彰显军人独特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