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樊利仁 杨 俊)7月28日,笔者从丹凤县政府办获悉,今年以来,丹凤县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对新进入规上企业名录库的企业,在技术改造、科技创新、担保融资、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在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等领域设立资金奖补,优化政务服务、扩大有效投资、挖掘消费潜能,全力以赴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丹凤县加强企业引导,扶持中天禹辰、新雨丹、丹凤酒厂等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组建技术工程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创新创业团队23个、专精特新企业6家;支持十三坊、天元电子等企业开展重点领域设备更新,争取资金1760万元。同时,加大发展电子商务、赛事经济、节会经济等新业态培育,持续释放消费潜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丹凤县全面推广“陕企通”平台,建立完善县级领导包抓“五上”企业机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坚持定期召开政企恳谈会、党政联席会议,协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组织召开政企座谈会4场,通过“季度座谈+专项对接+常态走访”精准摸排企业融资、审批和用工等需求,协调解决企业反映困难问题138件,向各类市场主体及小微企业贷款41.45亿元;优化12345便民热线服务平台诉求事项办理机制,办理工单3065件,办结率100%,实现政务服务从“被动处理”向“主动服务”的转变,进园区为10家重点企业提供事项指导,为全县46家小微企业提供帮办代办服务。
丹凤县围绕激活发展动能,坚持推进容缺受理、限时办结、标准地+承诺制等制度落实,全力促进市场主体增加、企业成本下降,营造快捷高效、周到细致的服务环境,推行政务服务“移动窗口”改革,梳理41项涉企经营许可(备案)事项全部实现证照联办,划转集中审批事项15项;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1808户,同比增长33.71%,减税降费1120万元,坚持落实“集中审、帮代办”为省市县重点项目审批各类手续483件次,集中办理完结88个项目开工前必要审批手续514件。
丹凤县积极深入落实四大产业集群和十大产业链包抓机制,加快建设紫泉山酒庄,新栽植葡萄2100亩,制定《葡萄酒生产工艺标准》,推动形成以“三厂四庄”为代表的葡萄酒产业集群,全县葡萄酒年生产能力2.5万吨,储酒能力3.1万吨;推进棣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加快武关古城保护开发,促进文旅产业全链条、全要素发展,接续承接全国排球资格赛、全国航模公开赛、全国拔河锦标赛等高品质赛事,树牢“赛事+”融合发展理念。
丹凤县推进园区提标扩容,为朝阳动力、环宇变压器等企业提供标准化厂房,引育无人机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12家企业入驻园区,建设终端充电器、智能屏等补链项目5个,压电陶瓷、恒温纤维等强链项目4个,促进产业聚链成群发展。
丹凤县持续推进“菌药果畜”产业全链条升级,依托新雨丹中药材生物科技、金时川等企业,新发展食用菌2000万袋、新种植中药材2万亩,新建养殖基地4个,为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