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丹凤县

养殖肉兔奔富路

2025-07-10 08:27:30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通讯员 靳天龙

  夏日的丹凤县花瓶子镇花中村,恒丰源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大棚内一片喧闹,几千只肉兔在笼内挤挤挨挨,嚼食青草的“沙沙”声与叽喳轻唤连成一片生机勃勃的奏鸣曲。合作社负责人代银芳俯身仔细检查一只母兔的状况,手指抚过兔子的脊背,脸上浮现出温和的笑意。

  “2016年从河南学艺回来,咬牙买了500只种兔起家。”代银芳指着眼前整齐排列的兔舍,声音里带着创业者的自豪,“你看现在,7个大棚养着上万只兔子,一年能出栏10万只哩。”说起当初创业的艰难,她的目光穿越棚舍望向远方——那是她用汗水浇灌的产业田野。

  兔舍的另一端,李书存正麻利地清扫笼底。这位62岁的丹凤县竹林关镇人,之前一直在外漂泊打零工。他一边利索地铲起兔粪,一边感慨:“年纪大了,外头活计不好找,在这儿管吃管住,每月稳稳当当3500块。”兔笼之间,他佝偻的身影与兔子构成一幅安详的劳作图景。

  代银芳弯下腰,轻轻抓起一把颗粒饲料,如数家珍:“肉兔这东西,真是‘小快灵’的宝贝疙瘩。”她掰着指头细数——母兔一年可抱9窝崽,一窝10只左右;小兔70天就能出栏,平均一只卖60元,净赚25元。这笔账在她心头盘算了千百遍:“一只母兔一年稳赚1750元,比种庄稼轻松多了。”

  笔者了解到,这小小的兔子竟牵动起一个环环相扣的产业链。饲料用量惊人,一年500多吨饲料有商家送上门;出栏的肉兔多数被四川客商提前订购,更令人惊奇的是,连兔粪都成了“香饽饽”。

  代银芳指向棚外堆积的肥料,语气中透着意外之喜:“渭南的果园老板专门开车来拉,光这‘副产品’一年就带来10万元进账。”生态循环的智慧悄然沉淀在合作社的土地上。

  产业的根基越扎越深,离不开及时的政策活水。面对合作社快速发展期遭遇的资金瓶颈,花瓶子镇政府主动牵线搭桥,助力其从农商银行获得50万元周转贷款,花中村村委会也注资15万元入股支持。

  “小兔子”撬动“大未来”的蓝图正在花瓶子镇悄然展开。“兔子长得快、成本低、风险小,最适合咱农民养。”花瓶子镇镇长刘一剑说。花瓶子镇正着力推广“企业+基地+农户”模式,通过“借兔还兔”等灵活合作,目标形成“百户千兔”联动局面,辐射带动周边村镇共同发展。

  刘一剑介绍,花瓶子镇政府鼓励村民种植牧草、豆类等肉兔饲料原料,让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更令人瞩目的是,2024年重点引进的陕西金丰源30万只肉兔全产业链项目正在推进,未来将集繁育、养殖、有机肥加工、兔产品开发于一体,为产业插上升级翅膀。

  • 相关阅读
  • 丹凤着力推进高质量项目建设

      本报讯 (通讯员 刘海锋 宋 明)今年以来,丹凤县紧盯高质量项目推进年目标任务,坚持不懈抓谋划、抓招商、抓推进、抓服务、抓保障,全面提升高质量项目建设成效,助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抓谋划。丹凤“八大领域...

    时间:07-10
  • 丹凤公路段开展防汛抢险应急演练

      本报讯 (通讯员 刘 强 张晓红)为进一步提升辖养公路防汛抢险应急工作的可行性与实战水平,确保公路水毁灾害发生时抢险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开展,7月8日,丹凤公路段在312国道资峪路段组织开展了2025年防汛抢险应急演练活...

    时间:07-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