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洛南县

豆腐飘香

2024-02-06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记者 王尚锋

  用石磨磨豆子

  屋外,雪花飘飘,寒气袭人。屋内,热气腾腾,豆腐飘香。2月3日,纷纷扬扬的大雪给寒冷的腊月天增加了浓浓的年味儿。在洛南县四皓街道南沟社区,村民王振书正在拐着石磨做豆腐。用最原始的方法磨豆子,王振书使尽了力气,也融进了他对年的期盼。

  民谚称:“腊月廿五,推磨做豆腐。”因豆腐与“头富”音相似,被人们寄予了“新年富贵”的希望。在这一日,家家户户忙着做豆腐来迎新年。62岁的王振书继承祖辈传统做豆腐的手艺,将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过去每一年的腊月廿五,农村人是家家做豆腐。豆腐要做好,首先从选豆开始,必须选择当年的新大豆,经过8至10个小时的浸泡。浸泡好以后,豆子膨胀,一掐开以后,里面没有‘芯’,这就算浸泡好了。”王振书说。

  做了30年豆腐的王振书动作娴熟,对火候的把握也了然于心。谈到制作豆腐的往事,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说他10多岁跟着父亲磨豆子做豆腐,做豆腐是个技术活,也是件辛苦事。“人说撑船、打铁、磨豆腐是世上三样苦。第一次磨豆子,可能就10岁的时候,沿一个板凳上去就开始磨豆子了。大人一看这娃都磨豆子了,高兴得不得了,说这一生注定就是做豆腐的吧。”王振书感慨地说。

  忙活了半天,浓浓的豆浆出锅了,豆香四溢,豆浆微凉才能点卤。豆浆渐渐凝固成豆腐脑,从锅里舀出来后,裹好后放到豆腐床上,等待水干,一块豆腐就成型了。过去,豆腐做好了,套上架子车,王振书开始走村串巷卖豆腐。当时只有一盘石磨,日子过得紧巴巴。

  王振书介绍,小时候,吃不饱,没有啥吃,每一年都盼着过年哩。到腊月廿五了,家里做上一座豆腐,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豆浆,就感到非常幸福了。

  1998年,王振书办起了豆腐坊,解决了全家温饱问题。2005年,他又租赁了厂房,添置了磨浆机、甩浆机、压干机,开始自己创业。2009年,靠做豆腐,王振书自建了一院房屋,住上了新房。靠着做豆腐,他还供两个女儿上了大学。如今,女儿都有了幸福家庭。

  目前,南沟社区发展旅游业,王振书的石磨豆腐成为当地村民和外来游客喜爱的美食,总是供不应求。他已将生意交给女儿经营,今年又兴高采烈地磨豆子,是为迎接春节,和一家人欢欢喜喜过大年准备的年货。

  “过年了,就高高兴兴做一座真真正正的石磨豆腐,和娃团聚,吃上团圆饭。过年做豆腐是家里的传统,因为豆腐的‘腐’和富裕的‘富’是谐音字,有吉祥如意好兆头的涵义。豆腐跟‘都福’是个谐音,说做豆腐过年了,大家都有福!”王振书笑着说。

  • 相关阅读
  • 大山里的直播间

      本报通讯员 赖雅芬  眼下,天寒地冻,但在洛南县保安镇东湾村的山坳里,却是一幅热火朝天的热闹景象。连日来,村里“秦岭野丫头”养殖基地负责人周红珍每天都会直播散养的黑土猪宰杀过程,并在直播间...

    时间:02-06
  • 浓浓的年味

      本报记者 张珍珍  在热气蒸腾中,张铁柱家的年馍出锅了。  为了多挣点钱,徐超早早就将他的灯笼摆了出来。火红的灯笼为腊月的集市增添了浓浓的年味儿。  春节临近,大街小巷、城里乡间的年味渐浓。  1月...

    时间:02-06
  • 洛南六千多份农特产品销往北京

      本报讯 (通讯员 刘卫锋 吕效骞)1月30日,洛南县6000多份农特产品发车运往北京。这次洛南县农特产品进京是中国邮政集团开展的消费帮扶活动之一,进京的农特产品有洛南小豆干、核桃油、辣椒酱、杂粮锅巴、烤核桃...

    时间:02-06
  • 赵鹏参加洛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

      本报讯 (记者 王江波)2月2日,市人大代表、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赵鹏参加洛南代表团讨论,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发言。他强调,要深刻认识发展环境,敏锐洞察发展机遇,客观审视自身实际,乘势而上攀新高。...

    时间:02-03
  • 孙举恒参加洛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

      本报讯 (记者 王江波)2月2日,市人大代表、市委常委孙举恒参加洛南代表团讨论,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发言。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两会精神,坚定...

    时间:02-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