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走进陕西中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电子级硅微粉建设项目现场,只见工人正在加班加点建设厂房,一派忙碌景象。“三月份以来,我们每天上劳20多人,大家分工协作、齐心协力,力争到八月份将厂房建成并投用。”钢构工队负责人张安柱说。
该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总占地面积10亩,主要建设钢结构标准化厂房2800平方米,建设石英选粉生产线2条和石英改性生产线1条,购置烘干机、球磨机、选粉机等机器设备30多台(套),并配套建设供热气化站1座。项目投产达效后,预计年产电子级硅微粉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将提供50多个就业岗位。
“从备案到开工建设,我们仅用了半年时间,这得益于洛南县和商洛经开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加强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湖北黄冈师院、商洛学院等院校的长期合作,专注硅产业链延伸,持续开展石英砂提纯技术研究,努力实现从‘一粒砂’到‘一件硅制品’的全产业链生产。”陕西中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飞鹏说。
去年以来,洛南持续擦亮营商环境名片,围绕新材料、绿色食品、健康医药、文旅康养、新能源五大产业,着力打造硅材料、钼材料、康养、核桃、食用菌、豆腐、新能源、生物医药、尾矿综合利用等9条产业链招大引强,持续推动洛商回归、乡党回洛,加快实现延链补链、产业集聚,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步伐,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4年,洛南完成招商引资实际使用资金13.89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87%;全县累计开展招商活动240次,举办专场活动10次;招引实体店59家。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54.41万美元,完成率124%,同比增长368%,位居全市第一,是近5年来首次超额完成任务,受到全市通报表扬,被省商务厅作为成功经验案例在全省分享。
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在“拼经济”“抢项目”的热潮下,每个城市都想通过招商引资弯道超车,洛南也不例外。在去年把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抓紧抓实的基础上,3月4日,洛南县召开2025年招商引资工作会暨招商业务培训会,对全年招商引资工作作出部署。
大胆走出去,大力引进来。洛南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瞄准一批好项目和优质客户,多批次赴北京、上海、南京、河南等地登门拜访,面对面洽谈,用心用情推介洛南。
洛南县委书记杨长江率洛南党政代表团出访北京、深圳、安徽,开展招商推介、拜访对接、考察、座谈调研等活动,随后,马不停蹄赶往长三角等地进行招商对接。洛南县委副书记、县长方德军带队参加精准招商系列活动,拜访对接重点企业,并赴南京、西安等地深度对接洽谈项目。县级产业链链长、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及镇长(主任)纷纷开展“以商招商、乡情招商、产业链招商”,密集拜访知名企业及部分商会,努力在新起点上携手深化合作。
招商引资贵在精准。为解决好“招什么”“怎么招”等问题,洛南县对标全市“3+N”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调整优化现代工业、特色农业、文旅康养、城市更新等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坚持“三办四到”服务机制,在“六库两线一码”的基础上,大力开展“链长到一线”抓落实活动,积极对接名企、行业头部企业项目,推动一批项目签约落地。
满满诚意,换来企业与城市的“双向奔赴”。一批又一批省内外客商齐聚洛南,推动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南京卫岗乳业集团乳制品深加工项目正式投产,煌朝玻璃项目顺利推进,陕西华钼集团投资建设的钼产业园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从县内、到市内、再到省内,洛南借梯登高,不断深化贸易往来,对外开放的水平越来越高。
在洛南县2025年招商引资暨第四届乡党回乡发展大会上,共签约华阳汽贸城、新能源重卡车辆组装生产线、核桃仁及干果深加工等9个项目,引资额6.98亿元;在第八届丝博会期间,洛南县和商洛经开区共签约20个项目,总投资75.427亿元,其中合同项目16个、总投资68.327亿元;协议项目4个、总投资6.1亿元……
推开对外开放的大门,洛南与省内外交流往来越来越密切。2024年,洛南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13.62亿元,其中电子商务销售额4.99亿元。
打造发展硬实力
不沿海、不沿边,八山半水分半田的洛南,何以吸引众多企业落地?
洛南深知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全力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企业营造低要素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管理成本的投资环境。
“没想到用地审批手续申请上报后,10天内申请就被批准了。”陕西林樾兰麝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程涛说,在四皓街道的帮助下,公司的用地申请顺利批复,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
聚焦企业发展需求,洛南县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精简审批流程,优化窗口服务,压缩办事时限,多项审批业务可当天办结,如货运审批“10分钟办结”,医师、护士执业注册、延续、注销“30分钟办结”。
对外开放的大门开得越大,对营商环境优化的要求也就会越高。“今年运往哈萨克斯坦的核桃每车物流成本能节省30%。”商洛盛大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董兆斌介绍,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帮助下,让公司越来越多的本地农特产品出山过海,2024年仅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就达1.92亿元。
为了助力企业更好地开拓海外市场,洛南税务部门和商洛海关部门持续优化管理服务方式,联合开展帮扶,着力帮助企业解决打通了货物申报通关、出口退税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通关和退税时效进一步加快,企业出口量也成倍增长。
把企业引进来,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留住优质企业、培育好本土企业,更考验政府功夫。
为了让投资者“在洛更吃香”“入洛乐开怀”,洛南聚焦打造“低成本洛南”目标,制定实施营商环境突破年抓落实十二条措施,全面推行容缺受理、极简审批,创新推行“规划贷+标准地”模式,确保“拿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推动签约项目早日落地、达产达效,持续擦亮“阳光审批”政务名片。
同时,以“小切口”改革为抓手,积极实施“容缺受理”“审勘分离”等改革措施,公布“第二批容缺受理”事项清单45项,新增教育入学、企业信息变更等5项“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事项;设立“企业开办”专窗,持续推广“企业开办一件事”;充分运用“调解+司法确认+保全”诉源治理模式,一站式化解涉金融借款合同、银行卡等类型矛盾纠纷;组织项目要素保障部门开展重点项目一车式联合踏勘,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在全省各县区首家成立洛南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中心,保障企业家子女入学、就医就诊、司法服务等方面权益。“一业一证”改革被列为2024年全省第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
以会为媒,重商安商
乡党,是一张享誉省内外的名片,也是洛南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资源。大力推进乡党回归,将为洛南带来无限机遇。
上海文轩雅舍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小宏是洛南人,曾在上海打拼多年,并创立了自己的企业,2024年返乡创业。2024年8月,通过洛南县招商服务中心招商团队邀请考察、项目观摩及乡党回乡发展大会推介等形式,姜小宏感受到了家乡的发展变化和领导对洛南乡党的关怀、对返乡投资的重视,随即萌生了返乡投资的想法。
一周后,姜小宏率领公司团队回到家乡洛南。看到完备的基础建设、配套的优惠政策以及健全的产业体系后,姜小宏当即决定在洛投资建设“知曰时光茶艺家居”项目,打造集茶文化、字画艺术、古典家居与全屋设计定制原木家居于一体的综合性品鉴馆,以丰富城区商贸业态、提升城市品质,满足群众多元化消费体验,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洛南的亲身经历,让我深切感受到家乡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姜小宏说,在相关领导和县招商服务中心、县文旅局、文旅集团的大力支持下,该项目目前已建成运营,公司将适时启动在洛南投资建设红木家具加工厂,用实际行动努力回馈家乡、报答家乡。
从落地到运营,一批像上海文轩雅舍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这样的优质企业在家乡开拓事业发展的新版图。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山里人,洛南是我的根,我把人生中最重要的‘二次创业’放在这里。”在成都打拼多年后,陕西智元一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飞毅然决然回到家乡,致力于带动乡亲们就业创业。带着对故乡的情谊,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杨飞成功带动了洛南电子信息产业板块的诞生与壮大,极大地拓宽了洛南产业经济发展的版图。
实现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与开放程度高、经济活力强、创新能力强、产业资源丰富的地区交流互动,巧借优质平台,加快推动产业回归、项目回投、人才回聚。
大批乡党回归的背后,离不开政策、服务、营商环境的支撑。洛南对乡党返乡投资1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由县领导挂帅成立工作专班,实行定制化服务。对落户园区的乡党返乡投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洽谈即服务、签约即落地、开工即配套模式,为企业家们投资洛南“保驾护航”。
引来“源头活水”,激发澎湃动能。随着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洛南县政企“双向奔赴”必将迈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一座营商环境优、产业发展好、招引优势强的“磁力场”正在洛南大地迎风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