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杨帆

搬迁群众在手工非遗街区务工。
“以前搬过来还愁没事干,现在在手工街区卖点自家做的糍粑,旺季一天能有两三百元,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仓圣社区商户邵军民一边忙着给游客打包特色美食,一边乐呵呵地说。近年来,洛南县保安镇党委政府聚焦移民搬迁群众“就业难”问题,精准施策、多点发力,通过打造特色平台、引育优势产业,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稳稳托起幸福生活。
盘活闲置资源,打造就业“新舞台”
保安镇盘活辖区空置房屋,精心打造手工非遗街区,招引入驻商户25家,其中涵盖手工挂面、砂锅豆腐、糍粑、荞面饸饹等多款特色美食,更引入草编、皂花等极具非遗韵味的手工项目,不仅吸引了众多外来游客打卡体验,更让周边移民搬迁点群众实现“楼下就业”。“我腿脚不好,干不了重活,出不了远门,现在能在家门口干活补贴家用,这种日子太舒心了!”正在编织草帽的残疾人甘淑芳脸上满是笑容。如今,手工非遗街区已成为集美食体验、手工制作、旅游打卡于一体的就业创业集聚区,为搬迁群众提供了多样化就业选择。
搭建服务平台,打通就业“最后一米”
“以前找零工得四处打听,现在有了零工市场,想干活随时来,方便得很!”刚在零工市场找到短期务工岗位的村民张彩芹说。为促进零工群体就业,保障企业用工需求,保安镇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保安零工市场)应运而生。驿站的建成,不仅为务工人员提供了规范的求职场所,更联合县人社局整合了岗位信息发布、技能对接、用工洽谈等“一站式”服务,让群众不用出镇就能找到合适工作,有效打通了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就业困难群体撑起了一片蓝天。
招引能人返乡,激活创业“新动能”
“多亏了社区的帮助,让我们返乡创业少走了很多弯路,现在企业投产了,还能带动乡亲们一起挣钱!”陕西香口缘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书民说。仓圣社区党支部精准对接在外创业能人,提供“一站式”代办服务,积极整合8家小作坊,成功助推规范化核桃加工合股企业陕西香口缘食品有限公司落地投产,年销售额可达3000万元以上。企业的投产运营,不仅实现了核桃产业的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更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我现在一天能剥五六十斤核桃,挣一百多块,比外出打工强多了!”在企业务工的村民王鱼娃满意地说。
引进特色产业,拓宽增收“新渠道”
“农闲的时候就来草莓基地干活,活计不难,上手快,一天能挣百十来块,刚好补贴家用!”在蔚涞农光科技有限公司草莓基地务工的村民金慧说。保安镇成功引进洛南首个夏草莓种植基地,该基地的采摘和育苗恰逢农闲时节,为周边农户提供了大量零工岗位。由于活计轻松、体力消耗小,许多在家照看老人孩子的妇女纷纷前来务工,既实现了灵活就业,又增加了家庭收入,让农闲时节变成了“增收旺季”。
如今的保安镇,特色街区烟火旺、零工市场人气足、返乡企业势头好、特色产业收益高,移民搬迁群众的就业路越走越宽,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持续提升。据悉,保安镇还将继续聚焦群众就业需求,不断优化就业服务、壮大特色产业,让更多群众实现“就业有岗位、增收有渠道、生活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