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商南县

商南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质效

2025-04-18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建立预警机制很有必要,对那些出现超过3个月未参加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思想滑坡等现象的流动党员主动联络提醒,这能及时纠正他们的思想偏差。”4月15日,商南县十里坪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舒永朋严肃地说。
  近年来,商南县聚焦流动党员管理难题,积极探索有效解决路径,通过“精准摸排、结对帮扶、优化服务”三项举措,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序、流而有学、流而有为”,不断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质效。
  精准摸排,绘就流动党员“行踪图”
  “以村(社区)党支部为单位,按季度分层分级对流动党员进行全面细致调查摸底,这个工作可一点都不能马虎。”商南县城关街道金福湾社区党总支书记万青焕说,“我们运用‘微信找、入户查、电话访’等多种方式,就是为了精准掌握流动党员的各种信息,像他们的人数、流向、分布以及职业等,都得了解清楚。”
  为实现流而有序,商南县依托陕西省党建信息化平台,搭建流动党员动态数据库,及时更新流动党员信息登记管理台账,做到系统、台账、实际信息准确一致。同时,与流入地党组织及其单位建立联系,充分掌握流动党员信息,做到知去向、明现状、能联系。
  “这几年对流动党员的摸排管理越来越精细了,依托镇村两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后,效果特别明显。”商南县城关街道党工委书记董光波感慨地说。
  结对帮扶,搭建流动党员“学习桥”
  “党组织不仅定期推送资料、邮寄教材,让我能及时学习党的最新理论,还深入了解我们的所忧所盼、听取意见建议。前不久我就通过村级服务平台联系家乡党支部,帮助我解决了家里老人的用电问题。”流动党员黄光学说。
  为实现流而有学,商南县建立“1+1”“1+N”结对联系制度,由党支部委员与流动党员“结对子”,线上定期推送学习资料,线下邮寄学习教材。落实“每月一联系、每季度一谈心、每半年一体会、凡回乡必见面”要求,实时掌握流动党员工作、生活、学习、思想及家庭状况,积极为流动党员解决留守老人生活、留守儿童教育等问题。
  “开展‘五个一’行动,即搭建一个学习平台、指定一名学习联络员、向流动党员发出一封学习公开信、寄送一套学习资料、向所在党组织汇报一次思想。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全面掌握流动党员流动期间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作用发挥等方面情况,时刻保持与党组织的紧密联系,不落下学习。”商南县过风楼镇党委副书记姚远山说。
  优化服务,筑牢流动党员“暖心巢”
  “每次节假日回来,党组织都会嘘寒问暖,派人了解我们的实际需求,还动员我们回乡创业发展,现在感觉家乡就是我们坚强的后盾,也更愿意回来为家乡做点实事。”3月18日,商南县流动党员孙学宏激动地说。
  商南县清油河镇后湾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华说:“流动党员回来参与人居环境整治、防汛、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给村里带来了新活力,也为家乡建设添了不少力。”
  商南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胡先军表示:“下一步,商南县将持续强化跟踪管理,创新载体方法,提升管理水平。把政治素质好、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的流动党员,通过‘归雁计划’纳入村级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有针对性地开展定向回引,不断提升流动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投身家乡建设的主动性,引导更多流动党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力量。”

  • 相关阅读
  • 商南“严”字当头扎实开展学习教育

      本报讯 (通讯员 李治军)3月下旬以来,商南县高点站位、“严”字当头,认真安排部署、强化督查指导,推动全县各镇(街道)、各部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好局、起好步。   商南县早在县委十九届八次全会、县十...

    时间:04-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